close

學習老子道德經 三十九章心得

 

我聽到老師直義記錄如下: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這個獲取純正者而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時間獲取純正而澄澈,場所獲取純正而安定,創造者或主宰者獲取純正而應驗的,糧食獲取純正而充滿,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獲取純正而成長或滋長,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獲取純正而發展時間裡面合規矩的或合常理的.

 

天無以清,將恐裂;

 

時間沒有用澄澈,快要大概分開破損;

 

地無以寧,將恐發;

 

場所沒有用安定,快要大概付出;

 

神無以靈,將恐歇;

 

創造者或主宰者沒有用應驗,快要大概休息;

 

谷無以盈,將恐竭;

 

糧食沒有用充滿,快要大概窮盡;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沒有用成長或滋長,快要大概消失或消逝;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沒有用守正道的或效忠的,快要大概失敗或受挫;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以地位高的人用輕視或看不起當作事物的根源或本原,超過一般標準的用位居低處當作根本的.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事情用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本身稱呼古代王侯的自稱或謙稱非貫穿而過,這他的用輕視或看不起當作事物的根源或本是嗎不是吧?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使得責備要交通工具沒有交通工具.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非希望色澤通透比得上美石,得到降低好像堅硬塊狀物.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能得純正陽炁者會是什麼狀態呢?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如 果時間能得到純正陽炁那就代表你掌握了時間打開空間的程序法則,稱呼為奇門遁甲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擇日,你能掌握便能以此程序依據來打開所需的空間而呼 應出所需的內容物,而空間若能得到純正陽炁才會安全穩定,此乃空間內炁相對外炁通過通道呈現合炁的定義,內炁乃地,也就是正神盤為依據,外炁乃天,也就是 零神盤為依據,通道乃人,也就是合炁盤為依據,由此天人地三才合一才是空間得陽炁的定義,空間能得炁必定平安順利。

 

創造者或主宰者能得純正陽炁炁才會應驗,有如神位只要能坐入正確方位度裡與格局相呼應,那就能刻應出你的所需而呈現神機,人也是一樣,只要能得炁那必定能擁有某些專業知識,由此運用而展現出相應的成效,能做到他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糧食能得純正陽炁便會滿倉,這些都是程序法則所造就,我們人也是如此,不管是精神食糧還是實體的物資都可以是我們的所需,如果我們能掌握如何去達成所需的程序法則,那讓所需之物豐收滿倉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世間萬物因得純正陽炁才會成長、滋長,就像動物因得陽炁才會健康成長,才能繁衍後代;植物因得陽炁才會開花結果,人也是如此,因得到了陽炁才有了成長的源動力,才能健康的生活。

 

達 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能得炁才能掌握正確的時間而做出成效,這都是時間催動空間呼應我們頭腦中的資料,進而驅動出我們的所作所為而呈現,因此時間、空 間、人頭腦中的知識,這三種缺一不可,只要全都滿足那你就一定能遵循規範去展現出才華而獲得應有的回饋,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是資方,只有資方這種靠頭腦做事 的方式才能創造出無窮盡的價值,如果是靠體力做事的勞方,那麼在時間的催動下就可能會導致他過勞死了。

 

天無以清,將恐裂;

 

如果一個人無法掌握時間程序的話,就會呈現沒有條理的混亂狀態,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就會隨意的亂做,亂做自然就沒有對的可能,錯的事情只會造就災禍而已,就像天地如果不合炁的話,那就會呈現天災地變,有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火山爆發等。

 

地無以寧,將恐發;

 

空間場所如果不能呈現內外合炁,那就必定呈凶,就一定會事與願違,就會因所在物體的擺設而刻應出你會發什麼樣的凶,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神無以靈,將恐歇;

 

神位如果不能放對方位那它所集炁出的效果將會是數倍呈凶,自然就不可能應驗了,能應驗的只是災難連連而已,如此體驗後自然就不會再信神,人也是一樣,你說你有本事就要展現出效果,如果呈現所做的結果與所說不同,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再相信你了。

 

谷無以盈,將恐竭;

 

如果糧食儲存不足,那飢餓也就快要來臨了,我們人的知識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知識儲備不足,那在需要用的時候無法找到正確的資料,那你就會迷茫與不知所措,就難以解決問題,自然就很容易被災難與困境束縛而痛苦難受,有如有病時不懂看病與吃藥一樣,那就只能承受病魔的折磨。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一 切事物如果不能成長與滋長,那被消滅的一天就可能要來到了,因為我們所生活的空間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你受保護的時間有限,只要你出了社會就得擁有自我保 護的能力,如果頭腦中的知識還是像幼兒般無知,那你將無法保護自己,只會因不懂方式而不斷的犯錯而已,當錯誤累積到了一定的定義也就是要被淘汰之時了。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作 為各行各業的老闆,如果你不能有一個合理的制度去運營,或是無法持之以恆的遵循正確規範,那失敗與受挫的日子就不遠了,當老闆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 卻只會投錢而已,根本不知道這個該如何去當,要知道當一個老闆首先是要有一套完善的機制,由此驅動與管理員工去交互客戶來轉換出錢財,如果這個機制不正確 或是不去執行,那必定會因管理無方而失敗。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 以地位高的人會看不起地位低的人,因為他是知道地位低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所遵循的規範不正確,也就是這樣才會難以成功,也正是地位高者找到了正確規範去遵 循才可能成功,體驗了成功後自然害怕失敗,那就會用低下者的方式與處境作為自身的警示,就會時時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成功者是深知不進則退的道理的。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成 功者都不是浪得虛名的,他們會地位高而受人尊重都不是自我標榜的,是其真實的展現了正確的行為規範而獲得了相應的資源後而得到的大家認可,所以這都是有能 力者才可達成的,他們絕對不會看不起知識與規範,因為他們的一切好處都來源於此,知識乃是他們創造出一切價值的源頭,自然就會把它視為珍寶,而地位低下之 人往往不明其理,只是把知識當成一種形式而已,知道它的存在卻不願接近它與了解它,無法運用自然就難以體會它所帶來的好處,那就只能靠展現身體去達成所需 了,自然就會艱辛困苦了。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當你身處困境之時,就會發現自己是那樣的無能,什麼事情都無法解決,連尋求幫助的方式都不知道,那就只能在那裡整天唉聲嘆氣,怨自身的無能,所謂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會有現在處境那都是你當初不好好學習的下場。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一 個人如果不知進步,不愛求知,不想成為人上人,那就注定了其將會是一個廢人,廢人永遠都是被成功者踩在腳下的,等到時再在那裡怨別人為富不仁也沒用,因為 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而不想成為人上人的人也不足以稱為人,因為你不想當個成功者就代表你不想遵循正確的規範,不遵循 對的自然就是在做錯的,會不斷犯錯的人豈能再稱為人,此和禽獸又有何分別。

 

所以這篇告訴了我們,不管在任何狀態下得陽炁都是好的,都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正是因為一般不懂者很難真正得炁,所以才要受教育來學習知識,只要你擁有了足夠正確的知識那就是得炁了,就可以修正錯誤的時間與空間去呼應出自身所需,那逢凶化吉也就不在話下了。

 

而人的地位之所以有高低之分,是因為地位高的人自然會比地位低的人出眾,這個出眾就表現在資源的多少與能力的強弱。

 

所以那些達官貴人和各領域中才能出眾的人是浪得虛名的嗎?

 

當然不是的,那是他們擁有的資源與能力造就的,如果讓一個普通人去當官,去各領域做專家學者可能嗎?

 

當然是不能,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資源與能力來做出符合該職位需要的事情來。

 

而達官貴人和才能出眾者就可以高枕無憂嗎?

 

當然不能,不能固步自封,認為到達了一個高度就不會掉下來了?

 

那是錯誤的,不進則退,現在能用的不代表以後還好用,現在的知識可能成為以後的常識,好比一個員工只要管理好了自己便是個好員工,難道當了領導後還是只要管理好自身便行了嗎?

 

當然不是,而是要管理好他的所有手下才可以。

 

所以這裡也是在告訴我們,得炁可以讓我們成為人上人,但是不要認為得到了就不會失去,我們要補其資源與能力讓其勝任人上人這個身份,而且還得不斷進步才不會被原本我們“踩在腳下”的人赶超,如果不思進取那麼遲早我們也會被人“踐踏”。

 

唐勇 【學習老子道德經 三十九章心得】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3817&fromuid=1
(出處: 【術龍五術堪輿學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