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啟玄子王冰撰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序啟玄子王冰撰

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

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廼其數焉。』

故王氏遵而用之。

又《素問》外九卷,漢張仲景及西晉王叔和《脈經》只為之九卷,皇甫士安名為《鍼經》,亦專名九卷。

楊玄操云:「《黃帝內經》二帙,帙各九卷。」

按隋書《經籍志》謂之《九靈》,王冰名為《靈樞》。
 
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尊,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

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蕆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詁訓,未甞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

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吞而都為一目,或問荅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鍼服,併方宜而為欬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鍼,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且將升岱嶽,非逕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井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註,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隋書《經籍志》載梁士錄亦云:「止存八卷。」

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無第七,王冰唐寶應中人,上至晉皇甫謐甘露中,已六百餘年,而冰自為得舊藏之卷,今竊疑之,仍觀天元紀大論、五運行論、六微旨論、氣交變論、五常政論、六元正紀論、至真要論七篇,居今素問四卷,篇卷浩大,不與素問前後篇卷等,又且所載之事與素問餘篇略不相通,竊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王氏取以補所亡之卷,猶周官亡冬官以考功記補之之類也。
 
又按漢張仲景傷寒論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陰陽大論》。」

是《素問》與《陰陽大論》兩書甚明,乃王氏並《陰陽大論》於《素問》中也,要之《陰陽大論》亦古醫經,終非《素問》第七矣。』
 
冀乎究尾明首,尋註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

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

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

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

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

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

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干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

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將仕郎守殿中丞孫兆重改誤,朝奉郎守國子博士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高(保衡)朝奉郎守尚書屯田郎中同校正醫書,騎都尉賜緋魚袋,孫奇朝散大夫守光祿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林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術龍 的頭像
    術龍

    【術龍五術堪輿學苑】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