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帝內經、靈樞】
【經筋第十三】
【002文】
足陽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邪外上加於輔骨,上結于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其直者,上循千,結於膝。
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于陰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挾口,合於順,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
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
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腫,瘸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
熱則筋縱,目不開。
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
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美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春痹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