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直譯老子道德經二十七章

作者:術龍 04_avatar_middle
-------------------------------------------------------------------------------------------------

老子道德經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善言,無瘕謫;

善計,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

常善救物,而無棄物.

是謂襲明.

善人,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直譯內容

善行,無轍跡;

專長於做、從事,沒有過去的事蹟前人留下的事物、功業;

善言,無瘕謫;

專長於說、講,沒有疾病指責、譴責;

善計,不用籌策;

專長於謀劃、打算、盤算,非需要計劃、謀劃計謀;

善閉,無關鍵不可開;

專長於關上、合上,沒有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時候事物的重點所在非允許從關閉的狀態啟動;

善結,無繩約不可解.

專長於相交、聯合,沒有規矩、準則限制、拘束非允許鬆脫、免除.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

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持久固定不變的熟悉的援助人,並且沒有丟掉不用品格、性情;

常善救物,而無棄物.

持久固定不變的熟悉的援助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並且沒有丟掉不用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是謂襲明.

正確道理依循原有的規範或模式而行事時序次於現今.

善人,不善人之師;

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非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的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

不善人,善人之資.

非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此年齡、學歷、經歷等身分條件.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非注重、重視他的榜樣、表率,非喜歡他的天生的才智,縱然、即使意識、感覺差不多心中困惑、分辨不清楚,這裡在乎求取精微.

 

主題【直譯老子道德經二十七章】是要告訴我們

善行,無轍跡;

專長於做、從事,沒有過去的事蹟前人留下的事物、功業;

自認有本事專長於做事者,不會只利用前人遺留下名聲與資源;

善言,無瘕謫;

專長於說、講,沒有疾病指責、譴責;

自認有本事專長於說話與講話者,不會說出矛盾語病被指責與譴責;

善計,不用籌策;

專長於謀劃、打算、盤算,非需要計劃、謀劃計謀;

自認有本事專長於企劃能力者,不會需要刻意花時間再去想計劃與謀略對策;

善閉,無可關鍵不開;

專長於關上、合上,沒有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時候事物的重點所在非允許從關閉的狀態啟動;

自認有本事專長於能守密者,不會沒有依據當初事物或約定時間的程序階段等時候事物的重點符合就不可能允許公開程序;

善結,無繩約不可解.

專長於相交、聯合,沒有規矩、準則限制、拘束非允許鬆脫、免除.

自認有本事專長於業務推展外交者,不會沒有專屬規矩與準則與限制拘束下不可能允許鬆脫免除約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

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持久固定不變的熟悉的援助人,並且沒有丟掉不用品格、性情;

事情用專業者依舊保持固定不變的方式來幫助人,並且沒有改變放棄不用品格與性情當成幫助人依據;

常善救物,而無棄物.

持久固定不變的熟悉的援助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並且沒有丟掉不用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依舊保持固定不變的已存在幫助方式運用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並且沒有改變放棄不用已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當成依據.

是謂襲明.

正確道理依循原有的規範或模式而行事時序次於現今.

正確道理依循原有的規範與模式而行事至時間排序準則到現在為主當成依據.

善人,不善人之師;

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非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的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

好的品格性情,非代表就是好的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

不善人,善人之資.

非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好的、正面的品格、性情此年齡、學歷、經歷等身分條件.

非好的品格性情者,好的品格性情者的年齡、學歷、經歷等身分條件當成辨別依據.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非注重、重視他的榜樣、表率,非喜歡他的天生的才智,縱然、即使意識、感覺差不多心中困惑、分辨不清楚,這裡在乎求取精微.

非注重與重視他的榜樣與表率,非喜歡他的天生的才智,縱然即使意識或感覺差不多而依舊呈現心中困惑與分辨不清楚,這裡在乎是否能了解到精髓之處.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善】
(1) 好的、正面的。如:「善惡」、「善行」、「善人」、「善事」。
(2) 美好的事。如:「日行一善」、「為善最樂」、「隱惡揚善」。
(3) 專長於。如:「善於辭令」、「能歌善舞」、「英勇善戰」。
(4) 熟悉的。如:「面善」。
(5) 容易。如:「善忘」、「善變」、「多愁善感」、「善解人意」。
(6) 待人親切。如:「和善」、「友善」、「善待」。
(7) 收拾整理、辦理。如:「善後」。

【行】
1.
(1)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2) 駕駛。如:「行車」、「行駛」。
(3)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4)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5)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6)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7)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8)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9) 將要。如:「行將就木」。
(10)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2.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3.
(1)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2)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3)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4)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無】
1.
(1)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2) 不。如:「無記名投票」。
(3)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2.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 ㄇㄛˊ。)

【轍】
1.
(1) 車輪走過的痕跡。如:「車轍」、「輪轍」、「閉門造車,出而合轍。」
(2) 指過去的事蹟。如:「如出一轍」、「重蹈覆轍」。
2. 方法。如:「沒轍了!」

【跡】
(1) 腳印。如:「足跡」、「絕跡」、「匿跡」。
(2) 泛指一切事情發生後所留下的殘痕。如:「痕跡」、「跡象」。
(3) 前人留下的事物、功業。通「蹟」。如:「遺跡」、「古跡」、「功跡」。

【言】
(1)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2)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3)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4)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瘕】
(1) 腹中結有硬塊而疼痛的一種病症。硬塊會移動,痛也無定所。
(2) 由寄生蟲引起的腹中結塊或腹部鼓脹的病。
(3) 疾病。通瑕。見“正字通”。

【謫】
(1) 罰罪。多用以指官吏降調至邊遠地區。如:變著。
(2) 指責;譴責。如:指謫。

【計】
(1) 核算、籌算。如:「計算」、「統計」、「核計」、「論件計酬」、「數以萬計」。
(2) 策略。如:「計謀」、「妙計」、「緩兵之計」、「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3) 謀劃、打算、盤算。如:「計劃」、「商計」、「設計」、「從長計議」。
(4) 測量或計算度量、數量的儀器。如:「溫度計」、「體溫計」。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用】
(1) 使用。如:「用人」、「任用」、「運用」、「用兵」。
(2) 功能、效果。如:「功用」、「器用」、「作用」、「效用」。
(3) 吃、飲。如:「用飯」、「用菜」、「用茶」、「用湯」、「用餐」。
(4) 花費的錢財。如:「家用」、「零用」、「花用」、「用度」。
(5) 付出、施行。如:「用情」、「感情用事」、「用盡心機」。
(6) 需要。如:「你不用去!」、「這件事不用你插手!」
(7) 可供使用的、應用的。如:「用品」、「用具」、「用途」、「用處」。
(8) 用功:認真學習。如:「用功讀書」、「努力用功」。
(9) 用意:存心、意圖。如:「你的用意何在?」

【籌】
(1) 用來計算數量的器具。如:「籌碼」、「算籌」。
(2) 計劃、謀劃。如:「籌劃」、「籌備」、「籌辦」、「籌措」。

【策】
(1) 計謀。如:「計策」、「良策」、「策略」、「策謀」。
(2) 鞭打、督促。如:「鞭策」、「策馬」、「策勵」。
(3) 書籍。如:「簡策」、「書策」。
(4) 發動、推動。如:「策動」、「策劃」。

【閉】
(1) 關上、合上。如:「閉目」、「閉門思過」。
(2) 阻塞不通。如:「閉氣」、「閉塞」。
(3) 停止、結束。如:「閉會」、「閉幕」、「關閉」。

【關】
(1) 掩閉、閉合。與「開」相對。如:「關門」、「關窗戶」。
(2) 使進行中的動作或功能停止。如:「關燈」、「關電視」、「將冷氣關了」。
(3) 拘禁。如:「他被關了。」、「把鳥關在籠裡。」
(4) 牽連。如:「相關」、「事關緊要」。
(5) 進出的重要據點。如:「關卡」、「邊關」、「關口」、「海關」。
(6) 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時候。如:「年關」、「難關」、「關鍵」、緊要關頭」。
(7) 顧念。如:「關心」、「關注」。

【鍵】
(1) 鋼琴或風琴上用手指按以發聲的黑白色小板。如:「琴鍵」。
(2) 電話機、打字機或電腦上,用手指按以撥號、打字或輸入字碼的設備。如:「鍵盤」。
(3) 比喻事物的重點所在。如:「關鍵」。

【可】
1.
(1) 允許。如:「許可」、「認可」。
(2)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3)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4)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5)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6)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7)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8) 美好的。如:「可人兒」。
2. 可汗(ㄎㄜˋㄏㄢˊ):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開】
(1) 從關閉的狀態啟動。如:「開門」、「開始」、「開口」。
(2) 舒張、綻放。如:「開花」、「開懷」、「開心」、「花朵盛開」。
(3) 開發、拓展。如:「開荒」、「開源節流」、「開疆闢土」。
(4) 引導、啟發。如:「開導」。
(5) 創辦、設立。如:「開店」、「開工廠」。
(6) 沸騰。如:「水開了」。
(7) 看透、豁達。如:「想開」、「看開」。
(8) 擴張、擴大。如:「傳開」、「散開」。
(9) 條列、列出。如:「開藥」、「開發票」、「開書單」。
(10) 量詞。用於計算紙張大小尺寸的單位。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開」。如:「對開」、「四開」、「十六開」。

【結】
1.
(1) 相交、聯合。如:「結合」、「結識」、「結交」、「結伴」、「集會結社」、「義結金蘭」。
(2) 終了、收束。如:「結束」、「結帳」、「結案」、「結算」、「結業」、「了結」。
(3) 凝凍。如:「結凍」、「結冰」。
(4) 植物結果。如:「結了果實」、「樹上結了許多果子。」
(5) 構成、形成。如:「結仇」、「結怨」。
(6) 繩、線或帶子所結成的紐。如:「領結」、「死結」、「蝴蝶結」。
(7) 心中糾纏難解的地方。如:「糾結」、「心有千千結」。
(8) 表示保證或負責的文件字據。如:「具結」、「保結」、「切結書」。
2.
(1) 結實:
A>堅固。
B>強健。如:「運動員的肌肉都滿結實的。」
(2) 結結巴巴:形容口吃的樣子。如:「他說話老是結結巴巴的,真教人著急。」

【繩】
(1) 用兩股以上的絲、麻、草或金屬絲等揉成的長形索。可供綁東西或運動用。如:「絲繩」、「麻繩」、「草繩」、「跳繩」。
(2) 規矩、準則。如:「準繩」。
(3) 約束、制裁。如:「繩之以法」。

【約】
(1) 限制、拘束。如:「約束」、「約法」。
(2) 邀請。如:「邀約」、「約請」。
(3) 雙方事先說定的。如:「約定」、「約會」。
(4) 預先說定共同遵守的事。如:「合約」、「條約」。
(5) 大略、大概。如:「約計」、「約略」、「約莫」、「大約」。
(6) 不明顯的。如:「隱約」。
(7) 節省。如:「節約」、「儉約」。
(8) 柔弱、美好的。如:「婉約」。

【解】
1.
(1) 見識、看法。如:「見解」。
(2) 答案。如:「解答」、「不得其解」。
(3) 明白。如:「了解」、「理解」、「費解」、「諒解」。
(4) 鬆脫、免除。如:「解開」、「解脫」、「解除」、「解渴」。
(5) 分割、剖分。如:「分解」、「解剖」、「瓦解」、「難分難解」。
(6)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析」、「解釋」、「辯解」、「解說」。
(7) 使對立的情況不再持續緊張。如:「排解」、「勸解」、「調解」。
(8) 排出大小便。如:「小解」、「解手」。
2.
(1)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
(2) 解元:古代科舉鄉試第一名。
3. 解縣:大陸地區山西省內的一縣。姚渠河斜貫其間。有同浦鐵路通過。

【是】
(1)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2)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3)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4)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5)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6) 事情。如:「國是」。
(7)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8)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以】
(1)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 以為:
A>當做。如:「原來是你,我還以為是姜先生呢!」
B>認為。如:「這辦法你以為如何?」
(3)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4) 連詞。相當於「而」。如:「治世之音安以樂。」
(5)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往」、「以東」、「以上」、「以下」。

【聖】
(1)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2)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3)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4)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5) 如:「聖旨」、「聖恩」、「聖訓」。
(6)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人】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常】
(1) 普遍的、一般的。如:「日常」、「平常」、「常態」、「常識」、「人之常情」。
(2) 反復發生的。如:「時常」、「經常」。
(3)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4) 時時可行、恆久不變的倫理、法則。如:「倫常」、「三綱五常」。

【救】
(1) 援助。如:「救急」、「救命」、「救助」、「拯救」、「挽救」、「營救」、「救兵」。
(2) 撲滅。如:「救火」。
(3) 治療。如:「急救」、「無藥可救」。

【而】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棄】
丟掉不用。如:「棄置」、「放棄」、「拋棄」、「丟棄」。

【物】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謂】
(1) 稱呼。如:「稱謂」。
(2) 告訴。如:「父謂子」。
(3) 無謂:沒有道理、意義。如:「無謂之爭」、「無謂之事」、「無謂之舉」。
(4) 無所謂:不在乎、不要緊。如:「誰先去都好,我無所謂。」

【襲】
(1) 依循原有的規範或模式而行事。如:「沿襲」、「因襲」、「抄襲」。
(2) 繼承。如:「世襲」、「襲爵」。
(3) 乘人不備而攻擊。如:「偷襲」、「侵襲」、「襲擊」、「空襲」。
(4) 觸及、撲向。如:「春風襲面」、「涼意襲人」。
(5) 量詞。用於計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單位。如:「一襲長衫」。

【明】
(1)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2)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3)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4)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5) 視力、視覺。如:「失明」。
(6)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7)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8) 朝代名。
(9)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師】
(1) 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如:「老師」、「教師」、「師徒」。
(2) 學習、效法。如:「師法」、「師事」、「師古」。
(3) 榜樣、表率。如:「萬世師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4) 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醫師」、「律師」、「理髮師」、「鋼琴師」。
(5)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如:「法師」、「禪師」。
(6) 軍隊的編制單位。或泛指軍隊。如:「師團」、「誓師北伐」、「班師回朝」。

【資】
(1) 財物。如:「資金」、「物資」、「資產」、「資本」。
(2) 費用。如:「工資」、「車資」。
(3) 年齡、學歷、經歷等身分條件。如:「資格」、「資歷」、「年資」。
(4) 天生的才智。如:「資質」、「天資」。
(5) 供給、幫助。如:「資助」。
(6) 資本家的簡稱。如:「資方」、「勞資合作」。
(7) 資料:可供參考或研究的材料。如:「原始資料」、「第一手資料」。

【貴】
(1) 價值高的。如:「貴重」、「昂貴」、「賤買貴賣」。
(2) 身分尊高。如:「尊貴」、「貴族」、「貴賓」。
(3) 敬辭。如:「貴姓」、「貴國」、「貴寶地」。
(4) 注重、重視。如:「人貴自立」、「難能可貴」。
(5) 地位高的人。如:「權貴」。

【其】
(1) 代詞。他或他的。如:「聽其自然」、「各得其所」、「其貌不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2) 那、那個。如:「其他」、「其中」、「其餘」。
(3) 文言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如:「豈其然乎?」
(4) 尤其:特別的。如:「中橫公路沿途景色優美,尤其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更是美麗。」

【愛】
(1) 喜歡。如:「喜愛」、「酷愛」、「愛屋及烏」。
(2) 珍惜。如:「憐愛」、「愛惜」、「自愛」。
(3) 男女間相互的情意。如:「情愛」、「戀愛」。
(4) 親慕的情緒或事物。如:「慈愛」、「恩愛」、「親愛」、「割愛」、「同胞愛」。
(5) 仁惠。如:「仁愛」、「遺愛」。

【雖】
(1) 雖然:連接詞,表示語義進展的方向將有所改變。如:「雖然我已離開學校很久了,但我仍然懷念學校生活的一切。」
(2) 縱然、即使。表示假設、推想。如:「雖死猶生」、「雖敗猶榮」。

【知】
(1)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2)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3)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4)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5) 招待、禮遇。如:「知客」。
(6) 主持。如:「知縣」。
(7)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8)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大】
1.
(1)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3)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4)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5)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6)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7)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2.
(1)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2) 大王:
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
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迷】
(1) 失去知覺,意識不清。如:「昏迷」。
(2) 心中困惑、分辨不清楚。如:「迷失」、「迷路」、「意亂情迷」。
(3) 令人困惑的、分辨不清的。如:「迷宮」、「迷途」、「迷離」、「迷糊」。
(4) 使人沉溺、深陷。如:「著迷」、「入迷」、「沉迷」、「酒色迷人」、「他迷上打電動玩具。」
(5) 沉溺於某種事物的人。如:「戲迷」、「球迷」、「歌迷」、「電影迷」。

【此】
(1)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只天上有」。
(2)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要】
1.
(1) 索取。如:「要錢」、「要飯」、「要帳」。
(2) 收為己有。如:「這本書我要了。」
(3) 值得重視的。如:「重要」、「要職」、「要犯」、「要件」、「要塞」、「要點」、「要義」、「要旨」。
(4) 重點。如:「提要」、「摘要」、「要點」、「要義」、「要旨」。
(5) 假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6) 求。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7)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8) 即將。如:「天要下雨了!」、「他快要來了。」
2.
(1) 求取。如:「要求」、「要功」。
(2) 強迫。如:「要挾」。
(3) 約定。如:「要約」。

【妙】
(1) 美好、美巧。如:「美妙」、「巧妙」、「絕妙好辭」。
(2) 精微。如:「妙旨」、「精妙」、「奧妙」、「神機妙算」、「莫名其妙」。
(3) 有趣。如:「妙語如珠」、「妙趣橫生」、「這點子真妙!」
(4) 妙齡:年輕的。如:「妙齡女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