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心得

學理傳授者:術龍老師    04_avatar_middle
研習論述者:唐勇研習生
-------------------------------------------------------------------------------------------------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1.2.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時間區域,然後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成長、滋長也。

3.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充滿時間區域這兩者之中者只有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所以收得、納入這用聚集、儲存。聚集、儲存者充滿同樣,聚集、儲存者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此事情的起頭、開端成長、滋長而言。

4.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成長、滋長一定無知,所以收得、納入此用無知。無知者,無知同樣,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此幼小而言。

5.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幼小非能夠非照顧、撫育而言,所以收得、納入此用有所欲求。有所欲求者,喝吃此方法而言。

6.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喝吃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爭辯是非,所以收得、納入此用爭辯是非。

7. 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爭辯是非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許多引發、產生,所以收得、納入此用學習、效法。學習、效法者,許多而言。

8.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許多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地方、位置依附,所以收得、納入此用依附。依附者,依附同樣。

9.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依附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地方、位置養,所以收得、納入此用基礎的養。

10.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養然後事實、狀況的正面存行為規範,所以收得、納入此用實行。

 


2013年12月3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1.2.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時間區域,然後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成長、滋長樣子。

3.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充滿時間區域此處所者只有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聚集、儲存,聚集、儲存者充滿而言。

4.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成長、滋長一定無知,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無知。無知者,無知而言,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不成熟的而言。

5.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不成熟的非允許未照顧、撫育而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有所欲求。有所欲求者,喝吃這方法而言。

6.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喝吃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爭辯是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爭辯是非。

7. 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爭辯是非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許多開始,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榜樣、表率。榜樣、表率者,許多而言。

8.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許多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較量,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較量。較量者,較量而言。

9.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較量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為養牧,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稍微養牧。

10.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養牧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尊敬的態度或行為,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經歷。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我們都是生存於時間打開空間的區域,處於一分鐘60秒的速率中,太陽光照耀到地球區域,因地球的公轉與自轉呈現出晝夜與四季,晝夜之下區分了陰陽消長,於午時呈現陽炁全滿的狀態由乾為天管屬,在生活中,只要事物處於圓滿的狀態都是乾為天管屬,於子時呈現陰炁全滿的狀態由坤為地管屬,在生活中,事物處於沒有的狀態都是坤為地管屬,因此,晝夜之下區分了陰陽消長的相對轉乘,此稱為反衍的動能,而時間打開了空間又在晝夜的驅動下,所以有了萬物始生的繁衍動能。

充滿于時間相對空間之下,只有附於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展現,也就是說我們所生存的時空,是一個有形的空間,而非像天界與地界這樣的無形空間,因此充滿整個人界的一定是有形之體,這些各種各樣的有形之體只要你有能力便可隨你使用,也正是人類擁有知識的傳承而產生了使用萬物的能力,所以才會被稱為萬物之靈。

也正是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聚集了各種的有形之體,由此呈現出凹凸之物的來炁與你所在的地幔之炁也就是地陰炁相呼應,產生了自然之中的不自然,所謂自然便是生老病死,此為自然法則,所謂不自然便是反常的病症與災禍,就如器質性病變的腫瘤與癌症,還有火災、車禍、兇殺等便是不自然的呈現,這是因為你居住地聚集了凹凸物之呼應這便是屯的定義,所以看到聚集著人或物而呈現高低狀態的景觀便稱為水雷屯之義,有了這個狀態而有了吉凶的開始,此稱為風水術。

有形之物剛剛出生或成長一定是處於無知狀態,就如看到剛剛發芽的植物,剛剛日出,剛睡醒,剛看新書,不懂裝懂,不自量力,剛剛開業等,一切剛開始發生的事物都是無知的狀態,此稱為蒙,也就是山水蒙之義,而無知的狀態一定呈現其還不成熟的狀態。

不成熟的狀態一定也是一切事物的開始,不成熟就一定要小心的照料,就如新開的商店或公司一定要小心料理,去理順該有的制度,需要更用心供養,因為開店就一定要有收入,小孩就一定要吃喝,植物一定要灌溉和吸取養分,這是生存的依據方法,處於茫然無知狀態而有所欲求這就是需,如期待完成要享受果實,口渴要喝水,被人冷漠要安慰等,起步狀態而有所求就是水天需的管屬定義。

生存之道得之不易,因需要而產生解釋爭吵,這種得到的跟想像的不一樣的狀態稱呼訟,如生病、吵架、打架、打官司等呈現不合的狀態,便是天水訟的管屬定義。

如果發生訟一定會成為許多事端的開始,一定會繼續演變與衍變發展下去,如生病、吵架、打架、打官司等的開始,就一定會繼續發展下去,因你在其中的選擇依據而造就不同的結果,如果做事沒有依據就一定會產生很多矛盾與不滿的開始,就如生病了亂吃藥病只會越嚴重,或因空間不合炁呈現災禍,卻只會去燒香拜佛,那也只會繼續多災多難下去,所以一切事物的依據起到的是榜樣與表率的作用,此便是地水師之義,而作為一個標準依據一定要多元化,也就是在不同的定義與層次中都要能符合其依據程序,就如相對程序不管是在天地還是男女,又或是內外中來論述,都是相符合的。

也是因為天地中呈現了許多不同的事物,所以一定會存在對比的情況,因對比呈現出好與壞,很多事都是可以比較的,懂多少只要一起展現出來自然就會呈現優劣,就像你說你懂易,只要說說六十四卦每個的定義與含義,字字解出來對比一下,看誰說得出道得明,有了對比一切就不用再扯,所以如美醜,高低,來去,多少等對比的狀態就是水地比的訊息狀態。

比就是比條件與實力,就像古代是用牲畜作為財產的衡量標準一樣,展現了實力就會區分出大與小,如果實力小便是風天小畜的狀態表現。

天地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都可以當作資產,資產的多少往往就代表了實力大小,資產多的往往就會受人尊敬,因為代表了你實力與能力的強大,也代表了你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如知識、財富、權利等,之所以會有實力而被人尊敬,一定是有其經歷的展現,這種經歷的狀態便是天澤履的管屬定義,就像我們現在學習以後來寫作業,寫得越精細就代表經歷越深,呈現懂得越多,寫得越淺薄就代表經歷越淺,呈現懂得越少。

而經歷又代表了一定的危險性,因為要展現相對就要有所負擔與責任,就要承擔展現後產生的後果,就像我們寫完作業,如果寫得不對就會被扣分並且無法通過,如果亂寫或有錯字還會被加被懲罰,但是相反如果展現得好,當然就會受到嘉獎了,因此經歷沒有固定的好壞,只是處於環境狀態的過程而已,但是經歷時一定要小心,因為這和你的結局息息相關。

我們再來看看受人稱頌的南懷瑾先生所解的白話:

“乾為天,坤為地,有天地,然後萬物才產生,盈滿天地之間的,唯有萬物,所以乾坤卦後,接著為屯卦。屯的意思是盈滿的意思,是萬物始生之意,萬物剛生下來,必定都是蒙昧的,故屯卦後,接著是蒙卦。蒙的意思,就是蒙昧,亦即是萬物在稚小的時候,不可以不養育,所以接著是需卦。需的意思,就是需要飲食的道理,解決飲食的問題,必定有爭訟,故接著是訟卦。爭訟,必定要糾集眾力,引動眾力的興起,所以接著是師卦。師是眾多的意思,眾多必定有所比較,所以接著是比卦。比卦,就是比較的意思,比較以後必定使得人們有存畜,所以接著是小畜卦。物質畜積以後,要有條理,以存備之,故需要禮以調理之,所以接著是履卦。履即禮的意思,行禮則安泰,所以接著是泰卦。”

這完全是按自己對字的認知認解來解字義,而非字之本義,全部白話解出來也和沒解沒有什麼區別,並沒道出卦之管屬定義為何,全部都是用模棱兩可的表達方式讓你自己去幻想,想不通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去推崇這樣的註解。

卦只是在告訴你情境狀況,不會告訴你吉凶,用自以為懂的來套入,認為這就是這樣,是自欺欺人,懂是要懂其本義,這才是真,這才能用。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二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11.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經歷至順適如意然後穩當、穩定,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順適如意。順適如意者,順暢、不阻塞而言。

12.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非能夠用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順暢、不阻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反對、不同意。

13.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非能夠用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反對、不同意,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一樣品格、性情。

14.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結交、交往品格、性情一樣者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一定湊併、聚合也,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差不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

15.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差不多者非能夠用充滿,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不自滿。

16.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差不多至可以不自滿一定樣子,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樣子。

17.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樣子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順應,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順應。

18.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用愛好順應品格、性情者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關係,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誘惑。誘惑者,關係而言。

19.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關係至位置上能夠差不多,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靠著、依傍。靠著、依傍者,差不多而言。

20.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差不多然後能夠看法、意識,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看法、意識。

 


2013年12月10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11.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經歷然後通達然後存、居,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通達。通達者,交流、往來、交往而言。

12.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交流、往來、交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壞、惡。

13.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壞、惡,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和人。

14.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結交、交往人和者內容一定責任屬於這裡,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

15.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程度之深者非能夠、適宜因為多餘、多出來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不自滿。

16.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程度之深並且足以勝任不自滿一定樂,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樂。

17.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樂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順應,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順應。

18.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因為值得順應人者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所作所為,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迷亂;誘惑。迷亂;誘惑者,所作所為而言。

19.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所作所為然後能夠、適宜程度之深,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將、正、當。將、正、當者,程度之深而言。

20.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內容程度之深然後能夠、適宜看,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看。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被自己的大腦控制著,而控制著大腦的前面章節已經敘述過,那便是四大部門天地定位、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山澤通氣,和八大指令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由這些程序啟動了接收訊息感知的能力,我們由此感知到的一切情狀都可以歸屬六四卦來定義,因此,六四卦管屬的便是我們自己頭腦呈現出來的所有反應,頭腦如果不能得到正常該得的訊息去解譯,就只能渾渾噩噩的生活,所以只有了解了自己頭腦接收訊息的模式並能正確解譯,才能掌控住機遇,進而展現出該有的能力。

序卦傳便是用一連串敘述的方法描述自己從無到有,從有了時間與空間以致頭腦開始運作接收外在訊息以解讀,從而鎖定目標進而追求的一連串運作程序。

接著上一章節,【天澤履】有了經歷之後就一定會通達,能通達才可能存在對過程的認知,才可能得到所需的機會,所以這經歷過通達的狀況稱為【地天泰】管屬之義,而通達者,一定會執行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三種程序法則,如此才算完成了經歷過程,從而由父交合母程序決定是否合炁,以致能否得其所需。

我們選擇所需的過程,不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從頭到尾的執行一次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三種程序法則,就如我要買手機,總不可能把所有品牌與型號的手機都試用一遍吧,有的可能根本就沒聽過與沒看過,有的可能看一眼就過去了,有的可能摸一摸也就過去了,這些都是未完整的執行三交程序的表現,所以尋找新的目標,從而過濾掉不要的,並且還未執行完三交程序的狀況,便稱為【天地否】管屬之義。

我們找尋的都是為了自己所需,也不可能存在從頭到尾都無法找到自己所需的的情況,每個人所找尋的所需也都各不相同,因人而異,就如我現在想吃魚,你可能想吃雞或青菜,不可能每個人口味都一樣,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所需等待執行的狀態稱為【天火同人】管屬之義。

當看到別人擁有,自己也想要,既然想要就要去參與追尋,追尋的所需都是因人而異,雖然看見別人有了電腦自己也想要,但是適合自己的電腦配置可不相同,實際要擁有就要程度之深的去執行追求程序,就如我們想要獲得元空這套學術,在未達成之前就要努力的去學習去付出,現在的工作只是養育自己的基礎所需而已,學術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所以這種追求自己所需並且真正執行的狀況,便稱為【火天大有】管屬之義。

想要擁有就要真實的去執行追求的程序動作,不要把追尋的程序與獲得的成果當成多餘,就像我們現在為了追求學術而每天在不斷的寫作業,這是為了讓我們自身能不斷的進步與累積知識,不能把這個過程當成是多餘的,否則根本不可能達到學術的彼岸,這種因所需而追尋,並且不斷在進步的狀況,便稱為【地山謙】管屬之義。

在同一時間段只有一個是真正的目標,這個自己要清楚,其他一切的所需只是輔助完成此目標的基礎與橋樑而已,所以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就像學成這套學術是我們的目標,而現今的工作只是輔助我們學成的一個外在條件,如果演變與衍變成所有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卻把學習給忽略了,那就是捨本逐末了,和要錢不要命一樣,最後得了錢沒了命,這錢還有何用?

因此,只要認定了目標就要規劃好,按照規劃去執行,不能偏離軌道,既然這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就一定會高興的去做這件事,不要把學習與寫作業當成累贅,這是在增進知識的過程,應該高興才對,所以這種去執行目標而樂於接受的狀況,便稱為【雷地豫】管屬之義。

樂於接受之下,在往目標前進從而越來越接近目標的過程,一定是高興快樂的,高興得到共鳴,順應而接受之下的狀況便稱為【澤雷隨】管屬之義,所謂一分付出一定得到一分收穫,能理解此是達到目標的必經過程,那麼你付出也會心甘情願,如果頭腦程序錯誤,只想要結果不想要過程,那麼付出一定會不甘願呈現不高興的狀態,這就不是【澤雷隨】之義了。

所以,會順應便是認為值得去付出,如此一定就會呈現出所作所為的執行依據,這就是因為你看到的目標誘惑或迷亂了你,所以這種因目標的誘惑或迷亂而付出於行動的狀況,便稱為【山風蠱】管屬之義,至於是誘惑還是迷亂就要以你的所作所為依據來認定,如果只是一時頭腦發昏而衝動那就是迷亂,如果是非常的想要並且能夠持久的去做那就是誘惑。

事實存在行動一定是你現在認同了你的目標,由此而參與執行追尋程序,事實達到時機成熟的狀態,將要、正想、當然這些剛剛準備擁有的狀態,便稱為【地澤臨】管屬之義,這是由所需是否剛好符合來決定,就像我想吃東西剛好肚子也餓了,就正是【地澤臨】的表現。

所需是否最終完全符合自己想像,就一定要對其了解深入,一定要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才能看出差異所在,就像我想知道一台電腦是否符合我的日常需求,就一定要了解清楚CPU、GPU、顯卡、內存、硬盤等它們不同品牌與型號下的功能效果,才能分辨出最終哪些才是真正符合自身所需的,所以因深入了解能夠看出差異結果的狀況,便稱為【風地觀】管屬之義。

我們再來看看南懷瑾先生是如何白話解釋的

“履即禮的意思,行禮則安泰,所以接著是泰卦。泰是通泰的意思,萬物皆不可能長久的通泰,所以接著是否卦。萬物不能終久的否塞不通,所以接著是同人卦。與人相同的,萬物必歸服他,所以接著是大有卦。有很偉大的事業和成就的人,不可以盈滿自負,必須謙虛,所以接著是謙卦。有偉大的成就,而又能謙虛的人,必定能夠豫樂,所以接著是豫卦。安逸豫樂的人,必定會委隨不振,所以接著是隨卦。以喜悅追隨人的人,必定會有事,所以接著是蠱卦。蠱的意思是事情多的意思。有事然後可以創造大業,所以接著是臨卦。臨是大的意思,大了以後,才可以有觀光的價值,所以接著是觀卦。可以觀看以後,然後有所取合。”

這些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東拉西扯,就算解釋出來了也沒說出有何管屬程序與作用,那解出來又有何意義?

我們解卦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隨時隨地掌握我們自身思緒所處的狀況,看清楚到底是被外在訊息影響掌控了我們,還是我們在掌控了外在的處事依據,如果被外在影響而混亂了我們的頭腦,我們就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而修正,避免錯誤發生,沒有錯誤的開端就不會有災難的結果,這也就是易學為何能趨吉避凶的原因。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三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21.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能夠、適宜看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適宜,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咬、吃咬裂。咬裂者,適宜而言。

22.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姑且、暫且適宜而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敏捷勇武。敏捷勇武者,裝扮、打扮而言。

23.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竭盡、盡力裝扮、打扮然後通達、順利就完畢、終止也,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除去。除去者,除去而言。

24.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完畢、終止,除去極、盡去、到回、還結束、告一段落,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還原如初。

25.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還原如初就非胡亂、隨便,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沒有胡亂、隨便。

26. 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沒有胡亂、隨便然後能夠、適宜養牧,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養牧。

27.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內容養牧然後能夠、適宜照顧、撫育,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保養。保養者,照顧、撫育而言。

28.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未照顧、撫育就非能夠、適宜行為,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已經完成。

29.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已經完成,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水。水者,掉入、沉下去。

30.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掉入、沉下去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美好、華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火。火者,美好、華美而言。

 


2013年12月17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21.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能夠、適宜看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聚集,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咬、吃咬裂硬物。咬裂硬物者,聚集而言。

22.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姑且、暫且聚集至、到停止,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敏捷勇武。敏捷勇武者,遮掩、偽裝而言。

23.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竭盡、盡力遮掩、偽裝然後通達、順利即、就完畢、終止了,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除去。除去者,除去而言。

24.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完畢、終止,除去極、盡去、到回、還結束、告一段落,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還原如初。

25.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還原如初即、就非虛假、荒誕也,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沒有虛假、荒誕。

26. 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沒有虛假、荒誕然後能夠、適宜養,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養。

27.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內容養然後能夠、適宜照顧、撫育,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保養。保養者,照顧、撫育而言。

28.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非照顧、撫育即、就未能夠、適宜有所行為,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處罰。

29.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處罰,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水。水者,過失而言。

30.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過失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為美好、華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火。火者,美好、華美而言。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卦序傳是在以一個系列順序的描述過程歸屬於卦,來告訴我們腦袋在得到眾多的訊息後是如何運作讓我們做出反應的,之前說過我們都是被自己所在空間控制著,稱為堪輿術,其實這只是一種外在訊息點,由此干擾我們大腦與身體的運作程式讓我們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呈現出各自的情境劇本,真實的內在訊息就是我們腦袋裡的知識,這是組成我們頭腦運作程序的重要參數,只要我們的知識足夠並且正確,那麼我們的頭腦運作程序自然就會正確,就不會隨便被外在訊息干擾而做出不正當的反應為自己帶來災禍。

任何事情的發展一定存在前因後果,我們頭腦控制我們所做出的反應就是因,最後呈現的吉與凶就是果,所以要了解自己腦袋之下控制人的反應依據,才能對應外在的事物做出合適的反應,這種達到認知自己腦袋運作程序的狀態被宗教稱為出世,不認知自己腦袋運作程序的狀態便被宗教稱為了入世。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真正要做到正確的認知自己的頭腦運作可是非常複雜的,因為頭腦的反應速度遠遠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它所執行的是多元次的運作與判斷功能,並不是單一的,就像同一秒中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從五官到五臟六腑等等各個器官部位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這些同時都是由我們的大腦在控制著,所以我們想要了解大腦的控制模式就得從大腦本質的運行程序中去剖析,而這篇文章正是作者剖析後的心得體會。

接著上章,因為已經能看出事物的一些差異,就認為自己可以根據一些差異性來抽絲剝繭,分析出了問題所在,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目標,並且了解了其中的一些依據,自認為可以從此依據點開始著力展現,這便是我們大腦看到事物後的推敲狀態,符合這個狀態的便歸屬【火雷噬嗑】管屬定義,很多人都是如此,找到了符合自己一點認知的地方就認為這個東西自己認識,抽絲剝繭後感覺可以說得通就認為自己已經懂了,然後把自己認識的那一點當成了著力展現的依據來說明自己已經通曉。

我們每個人抽絲剝繭所用的都只能是自己頭腦裡的知識內容而已,實際內容是否能達到理解狀態,不能依據自己的認知來判斷,所比對的資料庫少自然就難以找到真實的對與錯,就像三四歲的小孩一樣,稍微認識了一點東西,卻不了解這些東西的運作模式與功能效果,哪怕你和他們說火車可以在天上飛,他們也會相信,但是不管頭腦裡面的知識多與少,只要接收到了訊息而去推敲,自然就會做出合乎自身認知的反應,這種反應的狀態便歸屬【山火賁】管屬定義。

知識不足者,多少會有些心虛,因為其對自己的反應判斷也不敢肯定,但又想以此糊弄過關而得到利益或肯定,所以只有遮掩與偽裝自身實力而已,認為只要盡力用自己懂的地方來著力展現就可以通過了,可是如果遇到了真懂者自然會除去那些不符合自身認知的錯誤,以此為依據來一一揭破,而不懂者遇到了當然也會除去不符合自身認知的錯誤,只是因為其本來就不懂,所以怎麼除也還是錯誤而已,自然難以分辨真假,不過不管懂與不懂,只要是遇到訊息後與自己認知比對,從而除去不符合認知的地方,這種狀態便歸屬【山地剝】管屬定義。

不懂裝懂的行為,雖然可能會遇到不懂者而糊弄過去,但是不懂就是不懂,不會因為欺騙了幾個人就能變成真懂,這樣的行為只要繼續下去遲早都會完蛋,因為說不出學理程序法則依據的都是騙子,怎麼來的要說得出道得明,並且要能回到所說的原來依據之處,就像說到九宮飛星,就要說出九宮依據何在,九宮數是怎麼來的,其義為何,如果說不出道不明,那麼後續一切都免談,但是不管說得出而回歸了原來本義,還是說不出而就此為止從頭再來的狀態,都歸屬於【地雷復】的管屬定義。

所以要證明自己論述不是虛假的,就要能導出原來的本義,無法返回到原來本義而被自己的話證明出是假的,這種狀態便歸屬【天雷旡妄】的管屬定義,因此,不懂千萬不要裝懂,不會千萬不要亂說會。

沒有虛假與滿口胡言的人,才能夠得到大力的養成栽培,因為虛假、荒誕之人會不懂的說自己懂了,不會的會抄襲而來說是自己會的,不斷的掩飾自己的不足,學到最後還是一樣學不會而已,培養這樣的人只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只有老實實在之人才適合被大力栽培,這種大力栽培養成的狀態便歸屬【山天大畜】管屬定義。

雖說虛假之人不適合栽培,但不代表就永無翻身之日,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頭腦認知了自己的錯誤,並且真實的去執行了改正程序,就可以給予機會,一旦確認可以栽培教養就要繼續的栽培照顧,教導其什麼是對什麼錯,讓其避免錯誤的發生而帶來災禍,這就是保護,這種繼續做自己想做之事的狀態便歸屬【山雷頤】管屬定義。

如果沒達到培養定義,不符合就不用繼續有所行為去栽培,總是做出了不符合規矩的事情,自然要受到大力的處罰,這種更深入大力處罰的狀態便歸屬【澤風大過】管屬定義,就像一個人在天冷時穿的很少還不加衣服,自然就會感冒,感冒後還是不加衣服也不吃藥自然就會病情加重,這就是【澤風大過】的表現。

但是總不能一直處罰個沒完沒了,所以就要設立一個最低底線,觸摸到了底線自然就會被淘汰,就像上面這位一樣,在天地規律之下因自己的選擇犯下錯誤造成了病痛,還是不去悔改修正,最終一定會呈現出無法恢復的症狀或最終死亡,所以這裡要像水一樣通徹,能看到自己的過失所在,這種狀態便歸屬【坎為水】管屬定義,只有看到了自己的過失,才有修正而摒除再次犯錯的機會。

人之所以會犯錯,一定是在追求美好的希望當中,只有在追求所需的過程中做出了選擇才會有過失的呈現,而追求美好前景的狀態便是【離為火】的管屬定義。

明亮美好的事物我們固然要去追求,只是追求的方向與做出的選擇一定要看清,不要被美好的表象所迷惑,要衡量出追求的事物對我們真實的意義,這些都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知識,有了知識才有能量與能力去追求去衡量,能量不足就貿然的去追求去參加考驗,那只會像汽車沒油一樣走到一半就走不動了。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四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31.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時間區域,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眾多的存在男女。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男女,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眾多的存在夫婦。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父母,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父子。

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物原始的創造者後代,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主服從。

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主服從,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上下。

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上下,然後尊敬的態度或行為正當的道理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相互交雜。

32.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父母此方法非能夠、適宜因為非時間的長遠而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長久不變的。長久不變者,時間的長遠而言。

33.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時間的長遠處於他的位置,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逃避藏匿。逃避藏匿者,畏縮而言。

34. 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逃避藏匿,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增強。

35.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強健,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進。進者,向前或向上移動而言。

36.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

向前或向上移動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妨害,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時序次於現今的鏟平、使平坦。鏟平、使平坦者,妨害而言。

37. 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妨害在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者一定回、還在親屬所共居的地方,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親屬所共居的地方人。

38.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親屬所共居的地方方法困頓、不得志一定不順、不和諧,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分離、別離。分離、別離者,不順、不和諧而言。

39.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不順、不和諧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受困,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行動困難。行動困難者,受困而言。

40.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受困,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鬆脫、免除。鬆脫、免除者,放鬆、恢復而言。

 


2013年12月24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31.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時間區域,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有萬物,然後有男女。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男女。

有男女,然後有夫婦。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男女,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夫婦。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夫婦,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父子。

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父子,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君臣。

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君臣,然後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上下。

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上下,然後行為規範正當的道理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相互交雜。

32.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夫婦這個方法非能夠、適宜因為未時間的長遠而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長久不變的。長久不變的者,時間的長遠而言。

33.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時間的長遠處於那個地方、位置,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逃避;藏匿,逃避;藏匿者,離開而言。

34. 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逃避;藏匿,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程度之深增強。

35.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增強,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進。進者,向前或向上移動而言。

36.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

向前或向上移動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損害、耗損,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了解、通曉鏟平、使平坦。鏟平、使平坦者,損害、耗損而言。

37. 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損害、耗損在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者一定回、還到所共居的地方,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所共居的地方人。

38.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所共居的地方路途、途徑偏僻、荒遠一定不順、不和諧,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離散、怪異、反常。離散、怪異、反常者,不順、不和諧而言。

39.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不順、不和諧一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不容易,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遲鈍;停留。遲鈍;停留者,不容易而言。

40.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不容易,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鬆脫、免除。鬆脫、免除者,放鬆、恢復而言。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在我們出生的那刻起,我們的頭腦就已經被植入了基本的,可以辨別出世上各種各樣的物、氣、溫、色等的運作程序,這些程序需要我們頭腦中的八大模塊來運作,這就是八卦,而我們自己也就是中心思想之本源就在中間,而這些運作程序總共有64種,歸屬於64卦來管屬定義,所以想要了解384爻的情境就得先了解它們的父母,那就是64卦在我們頭腦中的各自運作模式。

我們大家會去追求愛恨情仇,那是因為我們頭腦接收相對的訊息值理解運算後的正常反應,我們要解這些反應我們頭腦所產生出的情境狀態的文章,自然就不能背離我們頭腦本身的運行方式,不能用一些偏激不合常理的東西來解我們正常人的情境,就像渴了就要喝,困了就要睡,想要就要去追求,喜歡就要去擁有等,這些都是人類頭腦正常的運行方式,而宗教或一些不懂裝懂的人卻要大家克制自己正常的執行方式,並用此方式來解釋易經,能對才怪。

事實存在要擁有時間空間才會有萬物,這代表你一定必須是活著,能活在時空當中的人才能用到它給你的東西,這些東西早已放到了頭腦裡面,早已在頭腦裡面植入了該有的基本元素,這樣才能接收到訊息波而轉譯出影像質料,所以只有活著才能擁有我們各自的世界,每個人所感覺到與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因為世界的形態都是由我們自己的腦袋造出來的,就像色盲與正常人所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樣,懂與不懂對世界的認知與看法也不會一樣,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由腦袋編譯的,懂得的認知與認解的多與少或錯與對,又造成了所解譯出的差異性,這就呈現出了我們各自的世界觀。

植入了能看到萬事萬物的形態與色澤,能用此來找尋這些認知的作用,就代表你是活著並能看到世界的生物體,只要是生物體,自然就會呈現出雌雄之別,在人類社會稱呼為男與女,男相對的一定是女,也就是一定會呈現出雌相對雄的交媾程序,就像世界中所有的生物,當然也包括人類,只要時機成熟一定會呈現雄找雌或雌找雄,最終呈現雌雄交媾程序。

所以事實存在,有雌雄必定會有相和,有了和能在一起並且不討厭才有機會更進一步,才會有相合的機會,有了相合的機會,頭腦裡面的認知就會啟動早已存在於頭腦中的雌雄交媾程序,有了交媾必定就會有父母,因為交媾便是繁衍子息的開始,能繁衍子息者便是父母,這就是父母繁衍程序,繁衍出子息便是父相合母合炁程序法則。

所以事實存在,有父母就會繁衍子息,有了子息就一定與父有血脈傳承的關係,與母就一定是養育關係,因為父代表了時間,母代表了空間,是父在某個時刻在母空間播下的種子,從而啟動了動能的開始衍化出子息形態,這個程序法則一般會被運用到算命當中,呈現用時間來推算出空間,或用空間來推算出時間,其作用只是為了懂得出生所在的環境而已,但是就算不能提前認知環境,自己也能在環境當中感覺到,並不像外面一般所認知的宿命結果論,所以說命算與不算作用並不大,只是能提前知道所擁有的環境資源,可以提前做出計劃來合理的運用資源而已,但是如果所提供的算命資料不準確,那麼你只會做出錯誤的應對,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事實存在,有父子關係就一定存在階級層次,因為父為管理與教養者,就像君或資方一樣,子為受管理與教養者,就像臣或勞方一樣,這些君相對臣的勞資認知程序早已植入了我們的頭腦,只是看要何時啟動而已,只要符合定義便能處於勞方或資方,這一切都是由頭腦的養成來決定,就像告訴你要好好學習,上大學後就是為了能得份好點工作養活自己,這就是勞方的養成定義,而告訴你要好好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從而掌握控制他人的能力,讓他人能為自己工作從而供養自己,這就是資方的養成定義。

所以事實存在,有君臣的關係不見得上下關係就是固定,雖然有資源可以供給給所需者,此為君,但是其沒有足夠的知識以掌控全局,只能全盤的依靠員工或有所需求者來出謀劃策,這就呈現了君在下,臣在上的關係,因為身為老闆的你也需要看員工的臉色來做事了,所以掌權者只要發現有功高震主的手下出現就會想方設法的打壓,就像古代的帝王也是如此,因為怕無法掌控局勢被替代,這就是我們頭腦裡面本能的程序反應。

所以事實存在,有了認知上階級與下階級的層次區分,就會產生出你在不同的階級層面所該有的行為態度與處事模式,這就是我們頭腦裡面的勞方與資方兩套公式,你處在勞方,自然就會付出每天太陽的能量轉換到太陰的空間,用太陰空間的能量去支付買到少陽的希望,從少陽中得到少陰的所需,這是每天在用時間來換取希望的所需,所以呈現忙忙碌碌的狀態,而處在資方者,是賣出少陰的所需,轉換成少陽的希望賣給了你,買了你太陰空間的能量,換成太陽裡的時間,這就是用希望的所需來換取充足的時間,所以呈現自由自在的狀態,因此,資方與勞方是相互交雜的程序關係。

時間到了便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夫婦之道,這裡又區分兩種程序,分別是時間程序與實際程序,時間程序決定你何時可以啟動交媾程序,再由你自己來選擇要與不要,就像你發工資的那天擁有了足夠的資源代表時機已經成熟,可以由你自己來選擇要不要消費,實際程序代表你和目標物已經有了實際關係,就像你去買衣服,試過的衣服就是和你已經有了實際關係,不管最終買與不買,穿過就是穿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就像我們的生活中,從出生到長大,只要啟動了交媾程序,便開始要啟動家的定義呈現出繁衍程序,這就是因果關係,就像父與母與子這就是因果關係的呈現,因有緣而相識,由你來決定是否與其發生關係這就是份,當夫妻關係已成事實並擁有子息,這樣的關係就是時間也無法斬斷的,也代表你呈現需求而要去做,這證明你與目標物已確立了關係,就像輩份、男女、大小、上下等關係一樣,一旦確立就不能亂改的,因此不背離這些正確關係的狀態便是【雷風恆】定義管屬。

如果你不能克制上面所說的這些關係的話,就要趕快離開,就像如果已經意識到出現了不對的情況,自然就會做出應對的反應來,這個反應就是趕快離開這個不對的情況,因為這些狀況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當遇到不想要的狀況而想要離開,這便是【天山遯】定義管屬,雖然離開最終所呈現的結果需要靠你頭腦裡的認知與認解來決定,但是只要做出了離開的反應就代表有機會,如果明知道處於了不利的位置又沒有辦法去解決,還死撐不走,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但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只要你的錯誤認知不改總還是會遇到相同的狀況,所以總不能一直的逃避,逃掉了一次不代表能逃掉第二次,想要它不再找自己的麻煩,就只有勇於面對,這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狀態,只要沒有錯誤的所作所為,自然就不會呈現不想要的狀況出現,因此找到自己的錯誤之處變成要改正的目標,而加壓使自己擁有前進的動力,這種加壓的態度便是【雷天大壯】定義管屬。

但是不可能一直的加壓而不求效果,就像總不能天天喊加油卻在那裡睡大覺,能成功才怪,所以一定要呈現擁有進步的狀態,起碼沒有永遠停步不前,每天只要有一點點進步也是好的,這種呈現進步的狀態便是【火地晉】定義管屬。

要進步就要放棄堅持的錯誤而改正,這才是進步的開始,不管是錯誤的認知還是正確的知識都是實際存在的,不是你把錯誤當成正確就能正確的,所以只有放棄自認為懂的錯誤之處,接受正確的知識與指導,才是真正的進步,改變之前錯誤的認知就是在損害與耗損你的錯誤之點,這種知錯改錯,找到錯誤與正確之間的差異性而去剷平,使錯誤變成正確的狀態便是【地火明夷】定義管屬,就像我們學的用的都是文字,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定義中所表達的含義,差異之大可是天差地別,所以只有了解了它們之間的差異性才可能正確的理解與運用。

接受了錯誤而去改,但是以前做過的錯誤卻已事實存在,這些錯誤點一定會損害到自己的面子,這是因為原來所作所為的依據來源有錯誤之處,這就是我們的中心思想,所以找到錯誤並改正者,一定是找到了自己中心思想之根源錯誤依據,這就是【風火家人】定義管屬。

如果中心思想的運作程序已經走了歪路,就會呈現所作所為與道理不符的狀態,就像要獲取所需一定要靠勞力或智慧來換取,但作為賭徒卻只想著天下掉餡餅,想靠運氣來換取所有所需,這就是他的中心思想走了歪路,他一定會準備一大堆的理由來保護自己的想法,就像一般賭徒都會說自己之所以一直在賭只是想贏回本錢,只要回本就不賭了,這都是為自己找藉口而已,只要這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不改,就一定會呈現不順的狀態,所謂十賭九輸,一定會因此心煩、不高興、態度反常等等,這種因不順而造成怪異反常的狀態便是【火澤睽】定義管屬。

不順一定是呈現不容易達成想要的依據,一定是處於遲鈍或停留的狀態,因為根本沒有去改,沒有去做,就像一般人遇到難事無法達成就會放棄,呈現出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的狀態,不會找自身的原因,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客觀因素來為自己辯解,最終停留著不動,或偶爾敷衍的動一下,最終呈現的一定是不容易進步的狀態,這就是【水山蹇】定義管屬。

上述這個狀態如果不解決,還是保持不容易懂或不容易做的狀態,一定就會想要解脫,想要這個窘境能放自己一馬,會想辦法讓自己暫時得到鬆脫或免除,就像借錢的人被逼急了就會再借錢來還錢,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只是為了有一個緩衝期,期望能得到恢復的機會,就像做錯了事情一定會害怕受到懲罰,一定會想要鬆脫或爭取免除這次的懲罰,想要獲得特赦而得到暫時解脫與緩解,這種狀態便是【雷水解】定義管屬。

說了這麼多,我們應該知道,想要看懂訊息所呈現的情境,就要懂得這些情境的依據來源,更要懂得腦袋怎麼解釋這些訊息的依據程序,能正確的解讀訊息,才會擁有正確的所作所為依據,從而背離錯誤才能擁有勝算,並不是自我催眠說自己是對的就是對的,說自己會成功就會成功,一切都需要以程序法則為依據,這樣才有對的可能。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五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41.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放鬆、恢復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錯過、放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減少。

42.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減少並且未停止一定更加,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更加。

43.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更加並且未停止一定潰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分決。分決者,潰壞而言。

44.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潰壞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被相逢,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遇合。遇合者,相逢而言。

45.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內容交互、彼此相逢然後集合,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聚集。聚集者,集合而言。

46.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集合至去、到者稱呼此由下往上,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由下往上。

47.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由下往上並且未停止一定艱難、窮苦,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疲倦。

48.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疲倦於去、到者一定回、還下,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挖鑿深洞。

49.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挖鑿深洞方法非能夠未改變,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改變。

50.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改變內容者不要好像盛大,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盛大。

 


2014年1月7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41.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放鬆、恢復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錯過、放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減少。

42.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減少並且未停止一定更加,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更加。

43.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更加並且未停止一定潰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分決。分決者,潰壞而言。

44.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潰壞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相逢,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遇合。遇合者,相逢而言。

45.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內容交互、彼此相逢然後集合,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聚集。聚集者,集合而言。

46.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集合並且優等的者稱呼往向上攀進,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向上攀進。

47.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向上攀進並且未停止一定疲倦,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疲倦。

48.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疲倦嗎優等者一定回、還由高至低,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深洞。

49.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深洞方法非允許未改變,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改變。

50.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改變內容者不能、好像刑具,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刑具。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之前的章節已經說了很多,我們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由大腦的64道程序所控制,這些程序其實都是因我們的【所需】而啟動,因有了【所需】就必然轉乘出【雌雄】,雄乃是自己,雌乃是所需之目標物,這就是雄相對雌,雌呼應雄的程序,要完成這整個程序就必然會轉乘出【陰陽、雌雄、父母】,陰陽消長乃是推動雌雄程序的原動力,當雄相對雌而交互,就必然會相和然後決定是否相合,當雌雄相合後就必然會轉乘下一步,因為為了得到所需一定要合炁,就一定是父相合母合炁程序。

所以,我們現在所學習的64道大腦的運行程序,都只是為了支持【所需】→【雌雄】→【陰陽、雌雄、父母】→【相對--交互--相和--相合--合炁】這整個的過程而已,能了解通曉這個道理,自然就能找出自己在不同狀態下所對應的運行程序,如果程序錯誤也就能第一時間修復,從而避免錯誤所帶來的災難,說起來很簡單,要做到了解通曉卻非常困難,首要第一步便是要了解這篇文章的關鍵字之意義。

我們接續上一章,說遇到了讓自己有壓力的事情必定想要得到放鬆或暫停,好讓自己休息與喘息,說直白點這其實就是在偷懶,偷懶雖然得到了一時的輕鬆,但是錯過的卻是這段時間本該得到的訊息量,就像大家都在上課,而你偷懶沒去,自然就會缺少這次課程本該學到的東西,這種影響到頭腦沒得到本該得到的內容的狀態,便是【山澤損】所管屬的減少得到程序。

有人看到這可能會認為【山澤損】就一定代表不好,這可不絕對,比如你本是要去上那些所謂成功學的騙子課程,因你偷懶沒去,減少了騙子所灌輸的垃圾訊息,豈不是很好。

減少得到的程序如果沒有停止,當然就會更加嚴重,就像我們上課損失一小時沒上與損失十小時沒上,當然是十小時的更加嚴重,這是加劇了減少得到的表現,這就是【風雷益】所管屬的更加劇烈的狀態,關鍵字就是更加劇烈,並不是一定要是減少,更加劇烈的增加同樣也是【風雷益】所管屬,就像我們本來兩個月只寫一篇作業,現在已經增加到一個月可能要寫十篇作業,我們頭腦訊息量得到了更加劇烈的增加,同樣是【風雷益】所管屬。

但不管是減少還是增加的加劇狀態都要適可而止,不然最終一定會呈現潰壞,就像作業如果不斷的增加,我們又沒辦法馬上理解與消化而寫出來,就會不斷的累積把我們壓垮,減少也是,如果不斷的上課缺席,訊息量損失太多而無法接續,後面的新內容就會無法了解而不知所云,頭腦就會產生事實而非,已經不知道如何辨別內容的差異性,最終同樣會被不懂之處所壓垮,這種因事物內容而造成大腦思維潰壞便是【澤天夬】所管屬的分決狀態,俗稱分裂。

遇到了已經潰壞的狀態,當然想要能夠恢復,所以其最大的期待就是相逢的心境狀況,也就是之前那些想不通或無法解決的東西,期待能有機會剛好能補足不懂之處或找到解決之法,這種期待能有機會剛好得到所需的狀態便是【天風姤】所管屬的遇合,遇合便是代表剛好相逢,不管是剛好遇到需要的還是不需要的,只要是剛好遇到的狀態就是【天風姤】。

就像剛好提到我不懂之處時,我就會找到大腦裡相似的內容來聚集在一起當成依據,這種把認為相似的內容聚集在一起的狀態便是【澤地萃】所管屬的聚集,聚集就代表了集合,不管是集合了對的還是錯的都是【澤地萃】,當然想要能立即找到真正符合的程序,自然就要擺脫【澤地萃】的聚集狀態,要懂得所需的依據更細膩,並了解其中所有的差異性,才能做到。

把找得到的內容都聚在一起以後而達到能對,便稱呼有進步,這便是【地風升】所管屬的向上攀進的狀態,關鍵字就是向上攀進,不管是你的學業在向上攀進還是你的血壓在向上攀進,都是【地風升】,當然還是學業向上攀進好點,血壓向上攀進就是高血壓了。

雖然聚集了相似的內容能達到對,呈現出了進步,但是如果一直使用聚集的方式來進步的話,後續一定會感覺很累,這就是【澤水困】所管屬的疲倦不堪的狀態,因為不懂才會找一大堆資料來拼湊篩選,總是要在一大堆資料裡面做比對與選擇,自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自然會累,而懂者只用立即找到對的一點來當為依據就好,自然會輕鬆。

感到疲倦以後就會詞窮語盡,因為找不到對的,代表腦袋已經是沒有依據可用的狀態,已經處於錯誤卻還在這個點停留,並以此為依據運用就是在挖洞,這樣的狀態便歸屬【水風井】挖鑿深洞方式,關鍵字是挖鑿深洞,代表了在一個依據點不斷的深入,並沒有固定對與錯,你的依據錯誤自然會得到錯誤的結果,就像外面那些眾多的門派一樣,九宮飛星依據一錯,後續所有的自然都是錯,你的依據點正確自然就有可能得到正確結果。

就像那些眾多門派一樣,以錯誤依據點不斷深入的方法是不能不改變的,因為最終會害人害己造成無窮盡的災難,醫生治病方法不對最多影響的只是當時所看的病人,而作為一位風水師的方法依據不對,影響的可是一家之禍福,甚至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興衰都有可能,所以這錯誤的方法依據是需要改變的,才會呈現很多所謂的大師都學了很多門派的不同學術,因為學來學去都是錯誤才會不斷的找老師與尋門派,只要去做了與去學了就是在改變,這種改變的狀態便歸屬【澤火革】,只有改變才能轉變,最終想轉變得到正確的結果,就要找到來源的正確程序依據才有機會。

要改變就不要把正確的改變方式當成像痛苦的刑具,如果改變的狀態讓自己感覺難過就是【火風鼎】所管屬的刑具般束縛煎熬,這的關鍵字就是刑具,遇到任何事情只要它給予了你像刑具般束縛煎熬的感覺,這就是【火風鼎】,就像大家為了達成某種目標,總是愛給自己制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這就是在給自己製造枷鎖,這種處於煎熬的狀態就是【火風鼎】。

因此,如果能找到自己錯誤的根源,再針對其錯誤點找到正確的改變依據,這樣能改變自己的錯誤從而避免災難的發生,只會有益無害,應該高興才對,又何必痛苦呢?

之所以會感覺痛苦,那是人的惰性使然,要去改變,自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更替原來不對的內容依據,如此就不能有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那些所喜好的事物了,如看電影、聊天、逛街、談情說愛等等,這是對真實所需的認識不清而產生的,把喜好當成了所需,自然就會在追求真實所需的過程中呈現痛苦。

想要放鬆也是需要有本事的,只有你的能力已經勝任了你的速率才可以,代表你已經能提前做好該做的事情,自然就可以用剩餘的時間來休閒放鬆,如果該做之事還沒完成就在那裡偷懶,那麼時間就會成為你的枷鎖,隨著時間的流失而呈現該做的事沒做,該得到的內容無法得到,並且不斷的累積下去就會呈現非常繁忙的生活狀態,因為你要不斷的用時間來還債,就像我們現在如果有十幾篇作業沒有通過,當然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寫作業一樣。

所以,只要有了目標,就要馬上的去按程序實施,而不是一直的等待,以致讓時間成為了自己的枷鎖,最終無法逃脫,那樣就會像生活在深淵一樣痛苦難堪,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生活得非常痛苦與沒有意義的原因,因為你不是在自己控制自己,而是在被時間控制。

 


研習周易卷之四序卦傳第六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51.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掌管用具者不能好像排行最大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雷。雷者,有所行為而言。

52.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有所行為,停住不動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山。山者,停住不動而言。

53.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停住不動,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逐步的、慢慢的。逐步的、慢慢的者,向前或向上移動而言。

54. 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向前或向上移動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為返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返回妹。

55.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

可以他能返回一定程度之深,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大。大者,程度之深而言。

56. 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澈底追究程度之深者一定違背、不合他的處於,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出遊或客居。

57. 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出遊或客居到沒有地方、位置包含,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風。風者,合乎而言。

58.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合乎然後解釋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澤。澤者,解釋而言。

59.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

解釋然後閒適、沒有約束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散漫、離散。散漫、離散者,由合而分而言。

60. 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內容非能夠、適宜因為最後的由合而分,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事情的經過情形。

61.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事情的經過情形至隨便、任意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動作正在進行使人相信。

62.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這個隨便、任意者一定做、從事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稍微處罰。

63.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處罰內容者一定助,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指動作已經完了助。

64.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內容非能夠、適宜極、盡而言,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沒有助最後的也。

 


2014年1月14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51.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最重要的用具者不能好像排行最大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雷。雷者,有所行為而言。

52.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內容未能夠、適宜用結束有所行為,停頓、結束此,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山。山者.停頓、結束而言。

53.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

內容未能夠、適宜用結束,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逐步的、慢慢的。逐步的、慢慢的者,向前或向上移動而言。

54. 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向前或向上移動一定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返回,所以適合這裡因為返回妹。

55.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

可以他能返回者一定表示程度之深,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大。大者,程度之深而言。

56. 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澈底追究程度之深者一定違背、不合他處於,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出遊或客居。

57. 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出遊或客居到沒有地方、位置包含,所以適合這裡因為風。風者,合乎而言。

58.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合乎到位置上解釋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澤。澤者,解釋而言。

59.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

解釋到位置上由聚而分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散漫、離散。散漫、離散者,由合而分而言。

60. 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內容未能夠、適宜用結束由合而分,所以適合這裡因為事情的經過情形。

61.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事情的經過情形到隨便、任意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動作正在進行使人相信。

62.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他隨便、任意者一定做、從事的,所以適合這裡因為稍微處罰。

63.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處罰內容者一定助,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有助。

64.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內容未能夠、適宜極、盡。所以適合這裡因為沒有助結束也。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接續上一章節,說到要改變就不要把時間當成標準,這樣就會給自己套上無形的枷鎖,讓自己好像受到刑具般煎熬,因為他把時間當成了唯一方法,卻忽略了自己本身所追求的其實只是內容,而非時間,如此主次不分,並且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會身心難耐像有枷鎖在身般痛苦。

所以這章說到,不要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方法當成唯一選擇,不是一定要規劃了時間才能去,我們要的是內容本身,而不是時間,只要一有時間我們就可以去做想做之事,如果非要用固定的時間來約束我們的行為,我們就會因為束縛而痛苦,從而連同想做之內容一起排斥,最終很可能放棄或像機械般的執行,卻什麼也沒得到,就像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一樣,大家都在高強度的壓力下按照時間規劃去執行,有的受不了放棄了,沒放棄的也只是在死記硬背,畢業時除了本畢業證以外,真正又學到了什麼?

有枷鎖不一定是好事,但是有枷鎖一定會讓我們動起來,這就是【震為雷】管屬的執行動的程序,動了不代表就能得到,關鍵是要根據自己所需來選擇適合的行為方式,方式可以無窮無盡,但是我們的目標只能是母是空間,父時間只是催動我們機會的原動力,不能是目標,否則就是父母方式錯誤,後續自然無法繁衍出我們所需的子孫了。

我們不要奢望一套方式能引用到最終,一定要自己懂得停止,而不是被強迫停止,就像你不能一直呼,也不能一直的吸,一定要懂得在適當時機下達停止程序進行轉換,這就是我們大腦本身所具備的【艮為山】執行運算停止程序,如果我們只呼不吸,那麼等待我們的只能是被強迫停止,那就是死亡。

運用到現實當中也是如此,任何的法律、制度、方針、理念等等都不可能永遠的保持不變,如果不在適當的時候停止並且更替,那麼等待你的將是直接淘汰,歷史上很多國家的滅亡,公司的興衰不都是如此?

停止只是為了轉乘下一個程序的啟動,不可能永遠的停止下去,除非死亡,因此,不管是在停止後還是啟動前,一定要漸漸的慢或漸漸的快的,這就是【風山漸】所管屬的執行邏輯比對程序逐步的、慢慢的,就像你在跑步,如果要停止自然就要漸漸的放慢腳步,如果反而還加快了腳步,那麼就偏離了想要停止的定義,這就是【風山漸】程序出了問題。

當你通過某些事物認識到自己的執行程序已經背離了出發點,並且接受認錯,這就是【雷澤歸妹】執行反回饋認定程序,就像在開車時打算剎車,卻把油門當成了剎車來踩,當通過車外景象反饋的訊息發現自己變成了加速,接受了反饋訊息並意思到了錯誤,這就是【雷澤歸妹】的表現。

之所以取名叫歸妹,是因為引用了嫁娶的定義,代表把你的意志轉嫁了出去,但是卻被返回了回來,自己並且接受了退回的定義。

如果可以認錯,一定就會認同自己不夠深思熟慮,接受了認錯並且發現了錯誤之處,一定就會得到更深的體悟,因為知道哪裡不足自然就會想要修正,然後執行多層次條件比對的程序,這就是【雷火豐】管屬定義,代表你在判斷自己能為這個錯誤點付出多少,不管是要付出努力學習知識從而修正錯誤,還是付出代價來承擔錯誤所帶來的風險,這都是【雷火豐】的表現。

但是想要成功執行【雷火豐】的程序,從而找到本身的不足與錯誤,這是需要懂得事物差異性越來越多,以此來考慮判斷現在事物的依據才能辦到的,之所以世間那麼多禁忌被人認同,就是因為認同之人的知識量不足,無法區分事物的差異性,無法支撐【雷火豐】執行多層次條件比對程序的完成,所以才意識不到禁忌只是知錯不認錯,為了隱藏自己毛病的一種掩蓋說辭。

如果我們擁有足夠的知識,繼續更深層次的追究,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已經違背了自己的理由依據,比如佛教說的吃素是為了不殺生,然後死後可以成仙成佛,首先植物也是有生命的,這點就說不通了,大家再看看像關公這樣的神,殺人吃肉可不少,不一樣能當神仙,還有也就中國的佛教禁止吃肉,其他國家的佛教可沒有這個規定,據說中國佛教一開始也是可以吃肉的,只是在南朝時梁武帝蕭衍認為就殺生管殺生肯定管不徹底,為了從根本上抓起,就下旨臣民提倡吃素,和尚一律不准吃肉,這才有了和尚不吃肉的傳統,可見吃不吃肉和能不能成仙半點關係沒有,這種偏離了原本理由依據的狀態便是【火山旅】所管屬的執行隨機相似程序相似非相同定義。

像蕭衍這種偏離了中心思想的說辭就是胡說八道,他完全是把自己幻想與自認為的東西當成了判斷依據,然後把相似非相同的東西變成了原來大家的目標依據,比如東拉西扯的說什麼不吃肉就能積累福報,死後就能去西方極樂之類的,這種背離了沒有符合的定義就是無中生有,沒有依據去支撐就會執行猜的定義,所以稱之為【巽為風】執行猜測程序,就像大家根本不知道死後會去哪裡,當看到這樣的說辭後就會憑空幻想與猜測,然後自認為有點道理也就相信了。

像這種隨便找些理由來支持胡說八道的狀態,稱之為【兌為澤】執行解釋論述理由程序,不管你的理由是對還是錯,只要是在找理由來支持自己所作所為的狀態都是【兌為澤】。

如果解釋到沒有辦法說到自圓其說,由自己認定理由到推翻自己定義理由,這種中心思想與理由依據分開的狀態就是【風水渙】執行無中生有程序,我們直譯文章後被老師用我們的直譯反問我們,我們的回答卻和自己的直譯背道而馳,這就是【風水渙】的表現。

所以,我們直譯文章時都要思考判斷直譯是否合理,是否能全篇連貫並且沒有矛盾,如此才能算一篇合格的直譯文章,而這種判斷過程是否合理的程序狀態便是【水澤節】所管屬。

敘述事情的經過並判斷其中的合理性,如果這個判斷與選擇依據是隨便、任意而來的,那麼你一定會尋找自己所認知的事物來說服自己,所以稱之為【風澤中孚】執行說服自己理由程序動作正在進行使自己相信。

當你已經相信了你這隨便來的判斷依據,自然就會去做與從事,但是在這之前你一定會在頭腦中預估以此為依據可能要付出的代價,這就是【雷山小過】執行預估自己付出代價能接受處罰程度,就像我們去做任何事情,在沒有十足把握之時,都會預估這件事如果沒能成功所要付出的代價為何,這就是【雷山小過】的表現。

當事實已經呈現沒能如願完成而付出了代價,這就是一種懲罰,這個懲罰的內容一定對我們會有所幫助,就像我們上班遲到一定會受到公司處罰,有的是受到領導批評,有的是要扣工資,其目的都只是為了讓我們改正遲到的錯誤,有助於參數判斷的累積,知道這樣將可能付出怎樣的代價,從而思考是不是還要繼續,這就是【水火既濟】執行修正不正確程序有助於參數判斷增加累積,最終能否助益到自己,還得看自己的選擇與判斷。

所以,如果你已經想盡辦法做出了選擇與判斷,最終都沒有幫助到結果,那麼這就是【火水未濟】執行反饋繼續程序沒有助於結束條件判斷依據,就像你是因為要睡懶覺而遲到,為了不遲到想盡辦法,設鬧鐘啊,叫人喊啦,拉被子啦之類的,結果還是不肯起床,最終還是一樣遲到,這就是【火水未濟】的表現。

到此六十三卦的程序都執行了一遍,唯獨還有一卦【澤山咸】,這就是執行最後的命令呈現結果程序的狀態,也就是得令後做出反應的狀態,做與不做,要與不要,去與不去,得與不得,都是【澤山咸】的表現。

這樣六十四卦的程序都說完了,整篇之所以叫序卦傳而不叫卦序傳,就是因為其所說的是腦袋判斷執行程序順序,而不是卦的順序,所以序卦是有依據的關鍵用語的程序,只要懂得了這些關鍵用語的程序,就有機會隨時了解自己頭腦所處的狀態而做出正確判斷,從而避免錯誤判斷所帶來的災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