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
【經水第十二】
【002文】
岐伯答曰: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
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
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水第十二】
【002文】
岐伯答曰: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
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
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水第十二】
【001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
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五臟六腑之高下、小大、受穀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
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8文】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腡,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于陽明也。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此六合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7文】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6文】
手太陽之正,指地口,別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
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5文】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裏,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頒順,還系目系,合于陽明也。
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于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4文】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于厥陰。
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裏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
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于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3文】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膪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
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
足少陰之正,至膪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黃帝內經、靈樞】
【經別第十一】
【001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人之合于天道也。
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
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引,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川、十二節引、十二經水引、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31文】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
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另者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21文】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
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歆,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20文】
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
黃帝曰: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16文】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
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髮無澤,髮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13文】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
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12文】
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胭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11文】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街,繞毛耐糾,橫入髀厭中。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10文】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脯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額。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9文】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曆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懦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儋儋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8文】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穀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膪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7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頂,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州,絡腎屬膀胱。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6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牖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頤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5文】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牖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4文】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昌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第十】
【003文】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頰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12文】
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
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膪。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8文】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浹,須針而去。
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
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6文】
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
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
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5文】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蹤取之上,氣和乃止。
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蹤取之上,氣和乃止。
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蹤取之上,氣和乃止。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4文】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3文】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
【黃帝內經、靈樞】
【終始第九】
【001文】
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
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
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
【黃帝內經、靈樞】
【本神第八】
【005文】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黃帝內經、靈樞】
【本神第八】
【004文】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胭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挽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天,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黃帝內經、靈樞】
【本神第八】
【001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
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至其淫浹離臟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
【黃帝內經、靈樞】
【官針第七】
【006文】
凡刺有五,以應五臟。
一日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
二日豹文刺嘲,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
【黃帝內經、靈樞】
【官針第七】
【005文】
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針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
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其邪氣耳。
所謂三刺則穀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
【黃帝內經、靈樞】
【官針第七】
【004文】
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
一日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
二日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針,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針復刺之也。
【黃帝內經、靈樞】
【壽夭剛柔第六】
【013文】
黃帝曰:藥熨奈何?
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啖咀,漬酒中。
用綿絮嘲一斤,細白布四丈,並內酒中。
【黃帝內經、靈樞】
【壽夭剛柔第六】
【006文】
黃帝曰:何謂形之緩急?
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
形充而脈堅大者順,形充而脈小以弓,弓者氣衰,衰則危矣。
【黃帝內經、靈樞】
【壽夭剛柔第六】
【005文】
黃帝問于伯高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
伯高答曰: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
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
【黃帝內經、靈樞】
【壽夭剛柔第六】
【001文】
黃帝問于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
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
少師答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知陰陽,刺之有方。
【黃帝內經、靈樞】
【根結第五】
【008文】
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黃帝內經、靈樞】
【根結第五】
【004文】
足太陽根于至陰,溜於京骨,注於昆侖,入於天柱、飛揚也。
足少陽根于竅陰,溜於丘墟,注于陽輔,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陽明根于厲兌,溜于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