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子道德經 七十二章心得

 

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人未害怕氣勢,就差不多氣勢來到。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沒有熟習他的位置處,沒有嫌棄他的位置活著。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一般只有未嫌棄,事情用未嫌棄。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本身洞悉與了解非本身看法,本身珍惜非本身價值高。

 

故去彼取此。

 

所以除掉那個接受這個。

 

聽完老師的解惑後,我的理解為: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人的恐懼都是從無知而來,因為不認識或不會做才會產生害怕,若能完全了解原因、做法、結果,那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出現了就好好面對把它做到能符合所需就好。

 

就像大家因不知道吉凶的程序法則而看不清未來才會害怕,才會求神拜佛或觀香算命來期望得到保佑與指引,也就是這樣才給了這些江湖術士行騙的機會,孰不知吉凶的產生和這些沒有半點關係,而是自身所在空間與外在凹凸物呼應所造就,這才是人之吉凶的根源。

 

若是知道了這些道理,卻只是一知半解的話同樣會害怕,就會看著周圍的凹凸物而不知所措,因不知道它們產生吉凶的完整程序,自然就不會知道它們對自己是好是壞,也就只能看著乾著急。

 

而完全了解空間與凹凸物呼應所產生的吉凶程序者,自然就不會擔驚受怕,因其可用程序法則了解每個凹凸物所在度炁所會呼應出的吉凶效果,便可依據所需去佈局修正來達到完全符合自己,相當於凹凸物越多,對自己的幫助就越大,唯一只是需要等待催動它們的時間來到而已。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所以,對於不了解吉凶依據者,自然就不知道凹凸物的作用,哪怕生活多麼的不順,也不會想到和它們有什麼關係,因此絕不會去嫌棄這些凹凸物,最多也就是以個人喜好去評斷它們是否美觀而已。

 

這裡老師有舉過實例來說明,一家幾個兄弟都找了女友與老婆,而這些女人都無法在這個家待久,住上幾個月便會離開而分手,呈現這種狀態便是因為在他們家外午方有棵桑葚樹,而他們家坐山也正好是午山,由此呈現出斷炁而造成出如此劇本。

 

可是他們卻把這棵長了多年的樹當成了寶,認為這是棵能產香甜桑葚果的寶樹,卻不知一直困擾他們的問題便是此樹而產生,自然也就不會去嫌棄這顆在他們眼裡是寶樹的凹凸物。

 

而對於了解吉凶依據者,更不會去嫌棄這些凹凸物,上面已說,對於懂者來說,若凹凸物與所需不合,只需修正到符合就好,如此凹凸物越多就等於機會越多,便可利益它們發動之時來助益自己不斷進步與昇華。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所以一般只有無知之人,才不知道何為好與何為壞,往往壞的當好的用的,好的又當壞的使,如此是非不分自然就只能逆來順受,也就只能身陷空間與凹凸物所創造出的吉凶劇本中,只能像木偶一樣被天地操控而沒有反抗餘地。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以專業者的角度來說,只有自身洞悉了解了吉與凶的依據,並能用於生活中而產生成效,如此能學以致用才叫真懂,而不是以自認為的主觀去判斷,一切都要是有依有據並親身經歷的才有說服力。

 

作 為專業者已經懂得了吉凶的原理與依據,自然就不會嫌東嫌西,所遇到的人、事、物、地、境都會無比珍惜,因為這些都是自己的專屬,會遇到就一定是有其關係與 作用的,它們只有情境效果的不同,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既然遇到就要好好面對與修正,能讓它們全部合乎自己,人生才不會有問題與遺憾,自然就會快樂如意。

 

故去彼取此。

 

所以要懂得除去無知才能懂得學習,懂得學習者才能掌握知識而轉乘為方法,才能運用所知之物變為工具為己用,而想作為風水師,自然就要學習並掌握時間打開空間的程序法則,如此才能有方法來把凹凸物變成符合我們的工具,成為譜寫人生劇本的依據。

 

 

唐勇 【老子道德經 七十二章心得】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5387&fromuid=4
(出處: 【術龍五術堪輿學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