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老子道德經十八章

作者:術龍 04_avatar_middle
-------------------------------------------------------------------------------------------------

老子道德經十八章

大道癈,有人義.

智惠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直譯內容

大道癈,有人義.

重要的偉大的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永遠不能治癒,表示事實狀況品格性情是假的.

智惠出,有大偽.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將好處分給人表現顯露,表示事實狀況差不多是不合法的.

六親不和,有孝慈.

父母兄弟姐妹沒有溫順安詳的,表示不確定敬愛順從親長憐愛有愛心的.

國家昏亂,有忠臣.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糊塗不明事理沒有條理秩序的,表示不確定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君王底下的官員.

 

主題【直譯老子道德經十八章】是要告訴我們

大道癈,有人義.

重要的偉大的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永遠不能治癒,表示事實狀況品格性情是假的.

重要的規範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已經不能制約,代表呈現出品格性情依據是不真實的認知.

智惠出,有大偽.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將好處分給人表現顯露,表示事實狀況差不多是不合法的.

自認為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達到一個境界所以將好處無私分給不相干者,代表呈現出差不多是不合法的目的.

六親不和,有孝慈.

父母兄弟姐妹沒有溫順安詳的,表示不確定敬愛順從親長憐愛有愛心的.

父母兄弟姐妹沒有溫順安詳的,代表呈現出沒有敬愛順從親長憐愛有愛心的規範.

國家昏亂,有忠臣.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糊塗不明事理沒有條理秩序的,表示不確定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君王底下的官員.

國家制度運行會呈現糊塗不明事理沒有條理秩序規範,代表呈現出沒有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公務官員也.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大】
1.
(1)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3)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4)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5)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6)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7)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2.
(1)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2) 大王:
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
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道】
(1)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2)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3) 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如:「大道」、「得道」、「中道」。
(4)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5) 方法。如:「門道」、「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7)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8) 道家: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9) 道教:由東漢張陵創立,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10) 量詞:
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
B>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
C>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
D>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
E>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癈】
身體上永遠不能治癒的疾病。即痼疾。

【有】
1.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2)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3)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4)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2.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人】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義】
(1) 正當的道理。如:「道義」、「仁義」、「正義」、「義理」。
(2) 情誼。如:「情義」、「忘恩負義」。
(3) 為公理或大我而犧牲奉獻的。如:「義行」、「義民」、「義婦」、「義舉」、「義賣」、「義演」。
(4) 感情。如:「情義」。
(5) 意思。如:「意義」、「字義」。
(6) 人工的、假的。如:「義齒」、「義肢」、「義父」、「義子」。
(7)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智】
(1)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2)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3)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4)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惠】
(1) 慈愛。如:「仁惠」、「慈惠」。
(2) 將好處分給人。如:「互惠」、「惠我良多」。
(3) 恩德。如:「恩惠」、「施惠」。
(4) 請求、感謝人的謙詞。如:「惠存」、「謝謝惠顧」、「惠賜一票」。

【出】
(1)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2)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3)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4)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5)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6)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7)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8)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9)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10)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偽】
(1) 假。如:「偽裝」、「偽鈔」、「偽造文書」。
(2) 不合法的。如:「偽政權」、「偽政府」、「偽滿洲國」。

【六】
(1)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2)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親】
1.
(1) 父母。如:「父親」、「母親」、「雙親」、「慈親」。
(2) 具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關係的。如:「親人」、「親兄弟」、「親朋好友」。
(3) 自己的。如:「親口」、「親自」、「親手」、「親眼看到」。
(4) 接近。如:「親近」、「親信」、「親和力」。
(5) 愛。如:「親愛」、「相親相愛」。
(6) 指婚姻之事。如:「成親」、「結親」、「提親」、「求親」。
(7) 指新娘。如:「娶親」、「迎親」。
(8)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親嘴」。
2. 夫妻雙方的家屬稱呼對方的父母。如:「親家公」、「親家母」。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和】
1.
(1)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2)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3)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4)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5) 連同。如:「和衣而眠」。
(6)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7)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8)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2.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3.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4.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5.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6. 暖和、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孝】
(1) 敬愛順從親長。如:「孝順」、「孝道」、「孝敬」、「百善孝為先」。
(2) 居喪的禮儀。如:「守孝」。
(3) 居喪時所穿的孝服或佩戴。如:「脫孝」、「孝服」、「披麻戴孝」。

【慈】
(1) 憐愛的、有愛心的。如:「慈愛」、「仁慈」、「慈祥」、「慈善義賣」。
(2) 母親的代稱。如:「家慈」。

【國】
(1)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中國」、「美國」、「國際」、「愛國」。
(2)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3)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4) 地區。如:「水鄉澤國」。
(5)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家】
1.
(1) 親屬所共居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2)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3) 家中所養的。如:「家畜」、「家禽」。
(4)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5)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6) 一種營業場所。如:「酒家」。
(7)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8)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9)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10)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三家報社」、「住戶不滿十家」、「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2. 古時對女子的尊稱。同「姑」。如漢代班昭被人稱為「曹大家」。

【昏】
(1) 太陽下山後,天色未暗之時。如:「黃昏」、「晨昏定省」。
(2) 光線暗。如:「昏暗」、「昏天黑地」。
(3) 神志不清。如:「昏沉沉」、「昏頭昏腦」。
(4) 失去知覺。如:「昏倒」、「昏迷」、「昏睡」。
(5) 糊塗、不明事理。如:「昏庸」。

【亂】
(1)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2) 混淆。如:「以假亂真」。
(3)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4)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5)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忠】
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如:「忠心」、「忠誠」、「忠實」、「為國盡忠」。

【臣】
(1) 古代君王底下的官員。如:「臣子」、「大臣」、「君臣」。
(2) 像臣子般的服從。如:「臣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