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老子道德經二十一章

作者:術龍 04_avatar_middle
-------------------------------------------------------------------------------------------------

老子道德經二十一章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忽.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

以此.

 


直譯內容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

洞獲取這個包含,獨有途徑正確跟隨.

道之為物,唯恍唯忽.

談這個是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忽然覺悟的樣子與突然意想不到.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突然意想不到彷彿好像符合存在用具體有形的事物表達抽象無形的意義,似有似無形影不定的樣子符合又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實在默契符合存在專一擅長,特別的細密勝過原來的樣子,他的符合存在憑證.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本身起源的地方和現在,對他的稱呼沒有除掉,而檢驗視察許多開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

我為什麼認為洞悉了解許多開始這樣如此呢?

以此.

因為這裡.

 

主題【直譯老子道德經二十一章】是要告訴我們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

洞獲取這個包含,獨有途徑正確跟隨.

居所獲取天地靈炁包含,獨有途徑方法正確程序。

道之為物,唯恍唯忽.

談這個是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忽然覺悟的樣子與突然意想不到.

談這個是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忽然覺悟他道理與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

突然意想不到彷彿好像符合存在用具體有形的事物表達抽象無形的意義,似有似無形影不定的樣子符合又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彷彿好像符合存在用具體有形的事物表達抽象無形的意義,似有似無形影不定的樣子符合又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

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實在默契符合存在專一擅長,特別的細密勝過原來的樣子,他的符合存在憑證.

實在默契符合存在專一擅長,特別的細密勝過原來的樣子,他的符合存在依據.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本身起源的地方和現在,對他的稱呼沒有除掉,而檢驗視察許多開始。

本身起源的地方和現在,對他的稱呼沒有修改,而檢驗視察許多開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

我為什麼認為洞悉了解許多開始這樣如此呢?

我為什麼能了解許多事物開始能力呢?

以此.

因為這裡.

因為從這裡開始.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孔】
(1) 洞。如:「穿孔」、「鼻孔」。
(2) 甚、非常。如:「需求孔亟」、「孔武有力」。

【得】
1.
(1)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2)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3)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4)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嘩」、「得饒人處且饒人」。
(5)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2.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3.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容】
(1) 包含。如:「容納」、「容量」、「容受」、「容身之處」。
(2) 可以、允許。如:「不容」、「容許」。
(3) 忍讓、原諒。如:「容忍」、「包容」、「寬容」。
(4) 面孔、相貌。如:「面容」、「笑容」、「容貌」、「儀容」、「容顏」、「容光煥發」。
(5) 表面形態。如:「陣容」、「臺北市容」。
(6) 修飾、打扮。如:「女為悅己者容」。
(7) 或許、也許。如:「容或有之」。

【唯】
(1) 獨、只有。如:「唯一」、「唯有」、「唯獨」。
(2) 表示謙恭的應答聲。如:「唯諾」。

【道】
(1)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2)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3) 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如:「大道」、「得道」、「中道」。
(4)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5) 方法。如:「門道」、「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7)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8) 道家: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9) 道教:由東漢張陵創立,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10) 量詞:
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
B>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
C>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
D>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
E>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是】
(1)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2)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3)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4)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5)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6) 事情。如:「國是」。
(7)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8)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從】
1.
(1) 跟隨。如:「跟從」、「力不從心」。
(2) 依順。如:「服從」、「順從」、「至死不從」。
(3) 參與。如:「從事」、「從軍」。
(4) 自。如:「從此」、「從來」、「從頭來過」。
(5) 依照、採取。如:「從速」、「從輕發落」。
(6) 採取。如:「從寬處理」、「從善如流」。
2. 從容:安適不緊張的樣子。如:「從容不迫」、「從容就義」。
3. 附和的、陪同。如的:「從犯」、「主從關係」。

【為】
1.
(1)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2)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3)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4)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5)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6)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7)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2.
(1)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2)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3)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物】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恍】
(1)忽然覺悟的樣子。如:恍然大悟。
(2)彷彿;好像。如:恍如隔世。
(3)失意或迷糊不清的樣子。如:恍惚。
(4) 恍惚:
A>似有似無、形影不定的樣子。如:「恍惚可見」。
B>神志不清、精神不定的樣子。如:「精神恍惚」。
(5) 恍然:忽然的樣子。如:「恍然大悟」。
(6) 恍如:彷彿、好像。如:「恍如隔世」。

【忽】
(1) 輕侮怠慢、不注意。如:「疏忽」、「忽視」、「忽略」、「輕忽」。
(2) 突然、意想不到。如:「忽然」、「忽隱忽現」。

【中】
1.
(1)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2)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3)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4)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5)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6) 正好、剛好。如:「適中」。
(7)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2.
(1)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2)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3)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4)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有】
1.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2)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3)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4)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2.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象】
(1)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性溫和。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2)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3) 相似。通「像」。如:「相象」。
(4)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5) 仿效、摹擬。如:「象形」、「象聲」。
(6) 象徵:用具體有形的事物,表達抽象無形的意義。如:「玫瑰象徵愛情。」

【真】
(1)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2)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3)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4)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5)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6) 仙人。如:「太乙真人」。

【冥】
(1) 幽暗、昏暗。如:「幽冥」、「晦冥」。
(2) 幽深、幽遠。如:「冥思」、「冥想」。
(3) 愚昧、不明事理。如:「冥頑不靈」。
(4) 暗合、默契。如:「與萬化合冥」。
(5) 關於死人的。如:「冥婚」、「冥器」、「冥紙」、「冥府」。

【精】
(1) 細密的。如:「精細」、「精密」、「精確」。
(2) 聰明、敏捷。如:「精明」、「精幹」。
(3) 經過提煉後,純淨無雜質的部分。如:「酒精」、「香精」、「糖精」、「精華」。
(4) 專一、擅長。如:「專精」、「精通」、「精心」。
(5) 神怪。如:「精怪」、「精靈」、「狐狸精」。
(6) 心神。如:「聚精會神」、「精疲力盡」。
(7) 全部、全數。如:「精光」。
(8) 最好、品質優良的。如:「精品」、「精兵」、「精鹽」。
(9) 極、甚、非常。如:「精瘦」、「精打細算」。
(10) 雄性動物睪丸所分泌的液體或生殖細胞。如:「精液」、「受精」。

【其】
(1) 代詞。他或他的。如:「聽其自然」、「各得其所」、「其貌不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2) 那、那個。如:「其他」、「其中」、「其餘」。
(3) 文言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如:「豈其然乎?」
(4) 尤其:特別的。如:「中橫公路沿途景色優美,尤其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更是美麗。」

【甚】
1.
(1) 過分、過度。如:「你這種態度簡直是欺人太甚了!」
(2) 極。如:「甚好」、「甚多」、「成績甚佳」。
(3) 超過、勝過。如:「日甚一日」、「有甚於此者」。
(4) 甚至:表示更進一步的意思。如:「我不但不了解這件事,甚至聽都沒聽過。」
2. 甚麼:疑問詞。如:「想甚麼」、「說甚麼」、「你做了些甚麼?」、「他甚麼時候走的?」、「你是不是有甚麼事要告訴我?」

【信】
(1) 誠實。如:「信用」、「誠信」、「失信」。
(2) 可靠、不懷疑。如:「信任」、「信賴」、「信譽」、「相信」、「可信度」。
(3) 崇仰。如:「信仰」、「信念」、「信徒」、「信奉」。
(4) 隨便、任意。如:「信步而行」、「信口開河」、「信手拈來」。
(5) 書札、函件。如:「書信」、「信件」、「掛號信」。
(6) 消息。如:「音信」、「報信」、「信息」、「喜信」。
(7) 憑證。如:「信物」、「印信」。

【自】
(1)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2)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3)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4)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5)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古】
(1) 起源的地方。如:「上古」、「中古時代」。
(2) 古代的、舊而傳統的。如:「古人」、「古書」、「古樸」、「貴古賤今」。
(3) 古板:
A>頑固不知變通。如:「凡事要能靈活運用,不可太過古板。」
B>不合時宜。如:「他無法接受流行的東西,實在是老古板一個。」
(4) 古體詩。如:「五古」、「七古」。
(5) 古董:
A>古代遺留下來的器物。或作「骨董」。
B>頑固守舊,不合時代潮流的。如:「他真是個老古董,一點也不知變通。」
(6) 作古:稱死亡為「作古」。如:「老先生已在數年前作古了。」
(7) 古怪:奇怪而不合常理。如:「大家對他古怪的作風感到很無奈。」

【及】
(1) 達到。如:「及格」、「及第」、「推己及人」、「水深及膝」。
(2)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追及」、「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3) 牽涉、影響到。如:「波及」、「涉及」、「普及」、「言不及義」。
(4) 和、與。如:「書及劍」。

【今】
現在。與「古」相對。如:「今天」、「現今」、「如今」、「今生今世」、「從今以後」。

【名】
(1) 對人或事物的稱呼。如:「人名」、「山名」、「地名」、「植物名」、「樂器名」、「職官名」、「請問芳名」、「尊姓大名」。
(2) 聲譽。如:「名聲」、「名氣」、「美名」、「盛名之累」、「名不虛傳」。
(3) 出色的、大家都知道的。如:「名人」、「名醫」、「名言」、「名酒」、「風景名勝」。
(4) 指稱、形容。如:「莫名其妙」、「無以名之」。
(5) 量詞。
A>用於計算人的單位。如:「學生十名,缺席一名。」
B>用於計算排名的單位。:「全班第十名」。
(6) 名牌:
A>標示名字的牌子。如:「記得把這幾個名牌發下去給學員佩戴。」
B>有名的品牌。如:「這件衣服可是名牌?」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去】
(1) 到、前往。與「來」相對。如:「去上學」、「去餐廳吃飯」。
(2) 離開。如:「去世」、「去留」、「去國」。
(3) 差距、距離。如:「相去不遠」、「去古已遠」。
(4) 送、發出。如:「去信」、「去函」、「去電報」。
(5) 除掉。如:「去官」、「去勢」、「去蕪存菁」、「去掉一層皮」。
(6) 剛過的。如:「去年」、「去日苦多」。
(7)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聲清而遠,古四聲中的第三聲,今在國音聲調中則為第四聲。如「送」、「效」、「勁」、「願」等字。
(8) 助動詞。表示事情的進行。如:「前去」、「任他說去」。

【以】
(1)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 以為:
A>當做。如:「原來是你,我還以為是姜先生呢!」
B>認為。如:「這辦法你以為如何?」
(3)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4) 連詞。相當於「而」。如:「治世之音安以樂。」
(5)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往」、「以東」、「以上」、「以下」。

【閱】
(1) 看。如:「閱報」、「審閱」、「閱讀」、「閱覽」。
(2) 經歷。如:「閱歷」。
(3) 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

【眾】
(1) 許多。如:「眾多」、「眾生」、「眾人」、「眾星拱月」。
(2) 許多人。如:「大眾」、「觀眾」、「眾口爍金」、「眾叛親離」。

【甫】
(1) 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2) 始、方才。如:「驚魂甫定」、「行裝甫卸」、「喘息甫定」。

【吾】
(1) 我。如:「吾人」、「吾輩」。
(2) 我的。如:「吾友」、「吾妻」、「吾土吾民」。

【何】
(1) 疑問詞:
A>什麼。如:「何人」、「何年何月」、「有何相干」。
B>為什麼。如:「何必」、「何樂不為」。
C>哪裡。如:「何去何從」、「子欲何往?」
(2) 嘆詞。多麼,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多」、「何其不幸」。
(3) 副詞。豈、怎麼。如:「何只」、「何足掛齒」。

【知】
(1)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2)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3)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4)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5) 招待、禮遇。如:「知客」。
(6) 主持。如:「知縣」。
(7)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8)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然】
(1)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2)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3)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4)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5)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此】
(1)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只天上有」。
(2)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術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